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8-0306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18-06-20
[ 发布日期 ]
2018-06-20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52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8〕27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52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胡大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万盛玻璃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第0525号)收悉。您在建议中提出:“希望我们在电子基板玻璃、日用玻璃、高端特种玻璃、新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方面帮助万盛引进龙头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玻璃产业,加快推进重庆市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对此,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了万盛区玻璃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积极推动帮助破解当前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下一步支持万盛玻璃产业发展的措施。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万盛玻璃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为突出玻璃产业发展优势,规划了3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我市唯一玻璃特色产业园。按照深耕细作、找链补缺和集群发展的要求,围绕高档汽车玻璃、高端建筑玻璃为重点发展方向,以打造玻璃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玻璃材料示范基地为目标,不断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目前,已有全国玻璃行业巨头福耀集团和耀皮集团3个子公司落户万盛,玻璃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10余户,2017年万盛玻璃产业产值达30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约21%。同时,在建的江苏铁锚玻璃、西安高科幕墙玻璃、150万套汽车玻璃及天窗总成项目、130万平方米新型节能环保幕墙门窗项目、1200万片3D盖板玻璃项目和玻璃镜头生产制造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后可新增产值30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万盛玻璃产业快速发展中,也存在影响和制约做大做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高端玻璃原片不足。万盛目前仅有两条日熔量450吨和600吨的浮法生产线,产能630万重量箱。现有玻璃深加工企业多数为高档汽车级玻璃、高端建筑级玻璃,每年需从江苏、安徽、武汉等地外购玻璃原片600万重量箱以上,本地玻璃原片供应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万盛的玻璃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政策制约新项目建设。去年底,工信部发布《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17〕337号)文件规定:“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由此导致万盛与福耀集团、耀皮集团签订在万盛新建3条日熔量600吨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投资协议无法实施。

    三、近期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措施

    针对万盛玻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推动产能置换工作,今年5月16日,我委涂兴永副主任率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及材料工业处赴工信部就支持万盛玻璃产业等事宜拜访原材料司,争取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据了解,在目前玻璃行情非常好的情况下,全国还没有一例玻璃产能出让置换的先例,并且很多省市特别是西南地区对玻璃产能指标需求迫切。下一步我们继续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指导玻璃产业规划调整。今年5月22日,我委与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一行对万盛玻璃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建议万盛根据玻璃产业发展的形势和中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配合万盛对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玻璃产业发展重点、路径、方向等进行评估并做适当调整。

    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将继续协调工信部原材料司等部门,针对我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对接国内玻璃产能大省或大型龙头企业,吸引更多龙头玻璃企业转移到万盛,做优做强,形成高质量的玻璃产业集群。

    三是支持拓展玻璃产业链。受国家政策限制,在万盛暂时无法解决玻璃原片项目时,积极帮助万元盛拓展玻璃产业链,如: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档汽车用灰色玻璃。同时引进电子基板玻璃、高铁航空等特种玻璃项目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5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