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8-0305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18-06-20
[ 发布日期 ]
2018-06-20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1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824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081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龚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助推网络强市的建议》(第0818号)收悉。您围绕网络强市提出的政策扶持建议,涉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移动网络部署、IPv6规模化商用部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和网络扶贫等五个方面,这些都是市委、市政府当前正在推进或近期即将推动的阶段性重点工作。我委对此高度重视,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通信管理局和两江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工作机制、发展规划、设施保护、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TD-LTE建设发展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201号)《重庆市探索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渝府发〔2015〕39号)《关于加快移动基站建设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41号)《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5〕154号)和《重庆市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办法》(政府令302号)等系列文件,为我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建立健全标准规范。近年来,市级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有利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规范,如:市城乡建委的《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市通信管理局、市城乡建委的《公共租赁住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市通信管理局、市国土房管局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我市光纤到户改造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市经济信息委还配合市通信管理局于2016年编制出台了《重庆市市域通信设施及廊道规划》《重庆市主城区通信设施及廊道规划》,使我市成为全国首个法定规划落地并严格落实国家光纤到户标准的城市,以及全国首批将光纤到户标准纳入地方标准并实现新建住宅光纤到户率达到100%的省市。

3.加大扶持协调力度。一是安排专项资金补助民生实事工程。2015年至2016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行政村通光纤工程和乡镇(场镇)4G网络覆盖工程”纳入民生实事予以重点推进,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安排专项资金2195万元,用于补助3家基础电信企业,我市于2016年7月、12月先后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光纤和移动4G网络覆盖,比国家和我市相关规划提前四年以上,成为西部率先、全国首批实现行政村光纤、4G两个全覆盖的省市之一;2017年,进一步实现电信4G网络全覆盖。二是成功争取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2014年,我委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先后2次率3家基础电信企业和重庆铁塔,赴各自集团公司争取增加投资计划、追加投资项目,助力4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2016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2015年、2016年,我委和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指导江津、荣昌、九龙坡和北碚4个区先后成功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成功组织江津、潼南、荣昌入围2016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825万元;2015年协助3家基础电信企业获得国家“宽带乡村”建设资金支持1亿元,2017年帮助重庆电信再次获得该项资金支持1亿元;等等。三是扎实开展协调服务工作。我委同市通信管理局紧密合作,2015年,组织重庆铁塔和3家基础电信企业同机场集团开展了历时半年多的持续沟通协调工作,使机场集团的资源租赁年费和一次性施工管理配合费报价,分别由最初的1236万元、200万元降至450万元、50万元,确保T3航站楼室分系统建设重点项目于2016年初顺利进场施工;2015年底,联合报送了《关于我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协调解决事项的请示》(渝通信文〔2015〕67号),市政府副秘书长召集多家市级相关部门,专题研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保障、降低各类相关费用、简化环保审批流程等请示事项并作出具体部署,使部分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6年以来,还组织同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助推多个批次轨道交通线路民用通信系统配套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网络扶贫方面。

1.完成专项行动规划部署。2018年初,我委和市通信管理局会同3家基础电信企业和重庆铁塔,对《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牵头任务作出规划部署:力争2020年底,规划总投资16亿元,基本实现全市农村人口聚居区的自然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同时建成移动互联网村2500个、互联网小镇500 个。其中,18个深度贫困乡镇覆盖任务力争2019年底优先建设完成。

2.落实网络扶贫牵头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结合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规划,我委和市通信管理局会同3家基础电信企业和重庆铁塔就网络扶贫牵头任务进行了专项研究,明确了目标任务、资金筹措、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等,并于2018年初同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重庆铁塔分别签订《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3.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于2017年确定在国家6个示范省之外,成功将城口县、奉节县纳入国家网络扶贫试点县。同时,为加大对城口县、奉节县网络扶贫示范县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农银重庆市分行、市通信管理局分别与城口县、奉节县签订网络扶贫4方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给予单列信贷规模及优惠贷款利率的精准信贷投放政策,重点支持其宽带+公益服务、电商+扶贫增收、双创+返乡创业、智慧+信息惠民、大数据+精准帮扶、互联网+乡村旅游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部署方面。

1.扎实抓好顶层设计。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我市先后制订了《重庆市“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渝府发〔2017〕32号)和《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渝委发〔2018〕13号),对我市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战略作出全面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制订的渝委发〔2018〕13号文件,就大力发展智能产业、加快以大数据智能化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发展、构建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建设泛在高速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引进培养等重点任务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网络强市建设明确了方向。

2.着力引进部署5G项目。我委高度重视引进和部署5G技术研发测试和5G网络组网试验试点项目,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和两江新区管委会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2017年9月,成功引进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开放实验室落户两江新区,并支持该实验室聚焦物联网智能应用、V2X下一代车联网技术应用研究两大重点研究领域,联合车辆、燃气、电力等行业搭建与高校、研究机构、其他实验室等外部资源合作渠道;2017年12月以来,积极协调中国电信拟在两江新区自贸区、长寿工业园、礼嘉区域以及永川机器人制造基地的5G规模组网试验试点,以及开展物联网应用项目的具体落地选址事宜。近期,应重庆联通要求,正在积极协调中国联通5G规模组网试验试点项目在我市落地。中国联通计划在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搭建5G连片试验网,针对5G网络大宽带、低时延等性能特点进行测试,并对MEC、车联网运用开展研究,计划4月份开通首站,年底完成网络搭建。

3.高度关注IPv6规模商用。早在2013年,我委即从专项资金中划拨200万元支持大渡口区开展基于IPv6的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该区区内网络已基本实现由IPv4向IPv6的升级改造,率先达到支持IPv6规模化商用运营条件。2017年9月,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中,将“推动IPv6规模化应用”纳入“优先行动”重要内容。2018年3月,根据中办、国办2017年11月印发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在《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将此项工作纳入重点工程,并提出到2018、2019、2020年底,实现IPv6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达分别到20%、33%、50%的年度目标任务。目前,我市3家基础电信企业内部网络均已升级支持IPv6;重庆大学IPv6实验室已组建IPv6实验网,建成主教学大楼纯IPv6网络,成功开展了双协议栈,研发完成了基于IPv6的高清网络电视直播、即时通信、网络延迟/掉包监测、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等系统;市内各高校正在加快接入IPv6网络。

4.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委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布局和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快全市大数据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培育和发展分享经济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全市大数据及相关产业顶层设计。二是推进技术创新,先后成立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与智能计算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邮大数据智能研究院、重师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市职业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市社会科学大数据中心、市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创新工业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相关科研机构,为我市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完善产业链,在大数据基础支撑层,三大运营商、浪潮等高等级数据中心项目已建成投用,腾讯、爱奇艺、网宿等数据资源落户重庆市,中科睿光成功发布全新一代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在数据服务层,中科云丛、凯泽科技在模式识别大数据领域快速发展,可视化龙头企业海云大数据全国总部落户两江新区,中交信息建设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实现了500万辆汽车信息资源汇集管理及服务;在大数据融合应用层,誉存、智慧思特、博拉网络等创新型企业在风控征信、排污监测、精准营销等细分领域大数据中逐渐崭露头角。四是加快载体建设,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基本成形,形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八大高等级数据中心齐聚的格局;两江互联网产业园累计投用面积达60万平米,新引进商汤科技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等重点项目,目前已集聚互联网、大数据重点企业50余家,其他初创型企业近300家;渝北仙桃数据谷累计投用面积达26万平米,已累计引进国内外企业308家,入驻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企业17家,创新生态圈8大公共技术平台已正式投运7个;建筑面积达20万平米的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在渝中区挂牌成立,并已引进太一云等一批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及行业应用的企业;涪陵区打造的互爱科技孵化产业园,园区面积近2万平米,已引进翼晰科技、新地势等22家区块链、互联网企业入驻;规划面积1000亩的重庆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在合川区开工建设,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工信部等有关部委预计将于年内启动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通信管理局等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国家三年行动部署要求,结合《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重庆市“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有关安排,抓紧代起草网络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及时报请市政府审议后印发实施。初步考虑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合力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协调规划部门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配合通信管理部门做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协调城乡建设部门要督促有关项目业主在新建项目时同步做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切实优化全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二是提供场所共享支持。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制定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报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开放适宜的屋顶楼面或其他场所,用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土房管部门要督促物业管理企业积极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在住宅小区开展符合规划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和维护。三是降低建设成本。会同市交委、市通信管理局积极协调市政、交通等部门降低桥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资源租赁成本,协调电力部门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用电给予优惠,为降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供保障;会同市国土房管部门出台政策,督促各级国土房管部门遏制物业管理企业高额收取场租费、电费等现象,杜绝进场费、协调费等乱收费现象,建立投诉机制,将乱收费行为纳入物业管理企业年度考核内容,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建设,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对需要用地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协调国土房管部门依法给予用地保障,并给予购地政策优惠及相关费用减免,有关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须办理完善相关用地手续,并依法依规实施占地补偿安置。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鼓励并支持基础电信运营企、铁塔公司及相关建设单位加强电磁辐射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利用国家电信日、信息消费活动等时机,加大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基站设置、电磁辐射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宣传,消除群众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电磁辐射的误解,营造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5G网络规模组网试点。一是深入推进试点工作。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研究制订加快推进我市5G规模商用、基站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性政策。持续支持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重庆开放实验室开展5G技术研发、服务开发、商用试验和市场推广活动;支持并协助电信优选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规模组网试点建设,优先有条件的场景开展5G网络在智能高清视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支持联通入渝开展同类研发、试验、推广活动。二是提前布局5G基站规模化建设。经我委和市通信管理局积极争取,市发展改革委已将5G网络建设同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并纳入2018年度市级重点改革项目。下一步,我委将根据全市重点改革工作部署,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协调公安、交通、市政等部门开展社会杆塔资源与基础电信企业、铁塔公司等的信息通信塔杆资源的规模化共享共建改革,推进实现多杆合一;积极探索开展城区街道各类杆塔一杆(塔)多用规模化应用试点,推进杆塔资源集约化利用,减少重复投资,避免杆塔林立,改善城市形象。三是推进基于新一代移动网络的智能应用。我委将会同市科委等市级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订新一代移动网络智能应用科技政策,推进高水平互联网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提升;加大互联网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提升我市相关领域市场化创新主体的质量和数量;加强互联网领域人才及团队的培育和引进,充实我市大数据智能化领域的科研力量;支持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在智能网络汽车、智能机器人中的融合开发与应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全市智能制造水平。

(三)积极推进IPv6规模部署。按照中办、国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及即将于近期印发的实施方案,我委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及时代市政府起草我市的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分期目标和时间节点,细化重点任务分工,提出相应保障措施。考虑IPv6规模部署牵扯面广、专业性强、任务繁重,拟将建立跨部门、跨区县协同机制,依托本地基础电信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组建专业团队分批开展培训和咨询,首批将着力推进全市县级以上政府外网和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系统、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重点内容分发网络和云服务平台的全部云产品、互联网骨干网及其网间互联体系、城域网和接入网、广电骨干网等率先演进升级,逐步推动整个网络产业链向IPv6演进升级,力争2025年实现全市网络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

(四)支持中国西部云和大数据中心建设。一是研究制订扶持政策。依托我市水土云计算产业园,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同重庆电信协商,研究提出相应扶持政策的建议报市政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努力为重庆争创中国西部云和大数据中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的创建氛围。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力度。积极协调市能源局抓紧研究健全我市云和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的用电保障措施,积极协调电力企业保障我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力争及早纳入大工业用电范畴或出台相应的电价补贴措施,降低云和数据中心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我市竞争力。三是积极争取通信运营商支持。会同市通信管理局组织我市基础电信企业争取集团公司支持,必要时报请市政府领导出面带队,进一步提升我市成功创建机率。

(五)全面推进网络扶贫。一是加快实施高速通信网络建设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在我市已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光纤和移动、电信4G网络覆盖基础上,引导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和重庆铁塔,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光纤和4G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二是组织开展互联网小镇试点建设。会同市农委、市通信管理局等市级部门,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及互联网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市开展互联网小镇试点活动,为试点乡镇搭建综合性管理平台,提供一揽子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进一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助力扶贫攻坚。三是精准降低贫困家庭网络通信费。会同市通信管理局鼓励支持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研究制定贫困乡镇群众购置智能终端一次性补贴政策,提升已建网络资源利用率,保证贫困地区群众使用要求;推出光宽带按天计费、低价流量包等系列优惠资费,降低贫困家庭信息化消费支出。四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引导各区县政府大力支持和配合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农村地区网络接入和信息化应用项目使用的宣传推广力度,探讨推出针对重点贫困乡镇、贫困群众接入高速宽带网络、购置智能终端、使用信息化应用等的奖补鼓励措施;鼓励和引导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加快布局建设农村信息化应用项目,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助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若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通过填写回执上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5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