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18〕238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1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李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石柱西沱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建议》(第0616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西沱生态工业园区享受相关政策的建议
(一)关于“请求将西沱生态工业园区纳入市级开放平台,享受相关政策”的建议。石柱工业园区2006年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包括南宾、西沱、万朝、龙潭四个组团,是我市工业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首次将石柱工业园区纳入公告目录之中,核准公告面积4.6平方公里,已经涵盖了西沱生态工业园。西沱生态工业园作为市级开放平台—石柱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享受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相关政策。
(二)关于“不再把石柱向市上其他区县开放平台提供招工人数纳入考核指标”的建议。一方面,今年我市在下达区县招工任务时,在参照区县人口、学校规模等因素基础上,已适度调减了区县的保障数量。另一方面,2018年我市重点电子企业用工保障压力巨大,预计用工年需求30万人(较2017年增加近40%),需要各部门、区县和园区的统一协调及共同努力。在现有的上下联动协同保障体系下,若单独取消石柱县的招工任务,将不利于现有成熟保障机制的运行,影响全市用工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2018年各区县招工督查计划已由市政府督查室下发至各区县执行。
(三)关于“对当前园区引进的生产新能源车用电池的两家企业(和正讯、广亿源)由市级产业引导资金予以支持”的建议。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运行,通过公开征集或招标方式选择专业化的基金管理人团队,募集社会资金,设立相关专项基金。我委积极参与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相关工作,2017年从石柱等区县征集并向引导基金公司推荐项目47个,协调开展项目对接会,2018年我委将加强与产业引导基金公司沟通联系,继续推荐区县重点项目。同时,我委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推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2018年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专项资金等,缓解企业融资成本压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整车企业采购本地产车用电池,可在财政奖补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二、关于加强对西沱生态工业园区指导的建议
(一)关于“指导石柱完成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优化”的建议。2014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意见》(渝府发〔2014〕25号)、《重庆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渝府办发〔2015〕12号),按照“每个园区最多3个主导产业、1-2个特色优势产业”的原则,全面规划了各区域、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路径,明确了全市园区产业布局。其中,西沱生态工业园突出发展家电及高端玻璃、火电及汽摩配件、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进入新时期,我委将按照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要求,进一步指导帮助西沱生态工业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明确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
(二)关于“优先推介给市外来渝投资企业及市内需要转移的企业”的建议。当前,为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加大力度稳定全市工业存量,加强对全市产业转移的统筹协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我委在考察学习广东等地区推进产业转移经验的基础上,正牵头研究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市内产业转移的意见》,鼓励主城区与渝西片区、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通过共建产业园区的方式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下一步工作中,我委将加大力度帮助包括西沱生态工业园区在内的渝东南片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市外特别是我市主城片区及渝西片区产业转移,引导推动渝东南工业园区更好地发展生态工业,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三)关于“指导西沱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尽快实现园区企业入驻”的建议。当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推进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我委在全市经信系统开展了以“切实转变作风,务实服务基层”为主题的服务区县、服务园区、服务企业的“三服务”专项行动,并明确由我委产业政策处对口联系石柱县、石柱工业园区。“三服务”专项行动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帮助联系区县和园区招商。下一步,我委将在“三服务”专项行动中,进一步加大力度指导石柱工业园区围绕西沱生态工业园发展开展招商引资,争取每年都能引进落地一批工业投资项目。
(四)关于“在企业用工政策方面对西沱生态工业园区予以指导”的建议。近年来,我委积极配合市人力社保局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手段,着力为园区和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促进和支持其健康发展。在政策落实上,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7〕41号)文件精神,加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引导扶持作用;二是围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年”活动,通过线上发布、线下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解读园区企业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企业“应知尽享”;三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申报流程和手续,并逐步实现线上申报、审批和发放,减轻园区企业负担,降低园区企业用工成本。在服务手段上,一是依托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职业介绍等服务;二是开通重庆就业网、重庆就业微信公众号、蓝金领等信息平台,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线上招聘等服务;三是定期举办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园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对接平台,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5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