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8-0303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18-06-20
[ 发布日期 ]
2018-06-20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8〕212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马剑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智能电动汽车支持力度,让重庆汽车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建议》(第0098号)收悉。经与市科委、市商务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汽车产业是全市工业重要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集群发展优势。

一是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截至2017年底,重庆汽车生产企业41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20家,专用车生产企业21家,已形成年产400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2017年,重庆市规上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5017亿元,生产汽车300万辆

二是有较全传统汽车产业体系。以长安体系为龙头、其他整车企业为骨干、近千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产业体系得到持续完善和壮大。汽车产品全面,覆盖轿车、SUV、MPV、微面各类乘用车,重、中、轻型各类商用车,以及各类专用车产品。零部件已具备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桥、内饰系统、空调等各大总成较完整的供应体系,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超过70%。

三是有一定新兴产业基础。2017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万辆,同比增长4倍,全国占比为5%,已形成“7+3+30”的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汽车全年产量达12.8万辆,同比增长39%。中低等级智能网联汽车现有水平与全国行业水平相当。中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长安汽车等个别企业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车辆检测院已形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实验与测试验证能力。

四是有一定研发创新基础。行业R&D投入近百亿元,投入强度近2%。拥有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质量检测中心2个。已有实验检测水平国内领先的垫江汽车综合试验场和国家机动车强检试验场,中国汽研院建成了国内领先的试验开发能力,长安汽车是国内自主研发实力最强的汽车企业之一。

同时,重庆汽车产业还面临着创新能力亟需提升、传统汽车整体水平不高、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规模较小等问题。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言,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是国家长远发展战略,传统燃油汽车发展空间将随着国家排放政策加严而快速缩小。您提及的加快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型正是我市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所提的建议是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在相关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强化。

一是支持整车研发及关重零部件核心技术突破。我们通过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实施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等政策,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车身安全、底盘集成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下一步,我们除将继续强化相关政策对整车研发及相关重零部件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持力度外,还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面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这3个重点领域,拟启动实施高性能纯电动SUV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重大主题专项,包括20个重点研发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为每项100万元至1000万元。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资助,尽快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加快技术产业化应用。

二是支持推进智能制造。我们坚持从“互联网+”切入,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出台市级专项支持政策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试点示范。长安汽车等多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建成了国家级数字化车间、国家工业设计中心,集诚汽车电子、蓝黛动力传动等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等政策对汽车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化汽车与装备、IT行业的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数字工厂、智能工厂、智慧工厂改造和建设,提高柔性化、定制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时效性,提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部分关键工序智能化水平。

三是支持到汽车发达国家建立研发机构,获取、引进先进技术。我们坚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外开放,加快引才、引智、引技。长安汽车在英、美、日、意等多个国家建立了“五国十地”研发体系。金康汽车在美国、日本等地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自主建设、兼并收购或参股控股国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建设完善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技术研发体系。支持企业通过委托设计或开发,与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广泛合作,利用全球技术资源、智力资源、研发试验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四是支持品牌建设及营销推广。我们通过汽车整车企业物流补贴等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和营销力度。坚持举办国际汽车展和全球汽车高峰论坛,对外展示和提升重庆汽车品牌形象。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整车企业打造高端乘用车品牌,加快推进林肯、金康SF等高端品牌项目建设。支持引导整车企业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联合质检、工商等部门,开展质量行活动,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活动,加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维护宣传,着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支持产品的推广应用。自2013年以来,市政府每年专项对重庆市内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给予资金支持,成效显著。2017年,全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8万辆,同比增长2.3倍,列全国年度城市推广应用排名第8位,位于北京等6个限牌城市和合肥市之后。下一步,我们将以公共领域用车为先导,以私人购车为核心,以充电基础设施为支撑,快速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体系。近期,市政府将研究出台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涵盖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使用环境、创新商业营销模式、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加强金融政策支撑、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将有力促进我市新能源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

此复函已经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4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