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18〕282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06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市政协经济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重庆手机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第0067号提案)收悉。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交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办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该提案指出了我市手机产业还存在着产业集群布局缺乏统筹、缺乏龙头企业、关键配套环节薄弱、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环节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市手机产业发展壮大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我市手机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稳中有进,发展良好。2017年,生产手机2.6亿台,同比增长19.3%,实现产值979亿元,增长54.9%。手机配套实现总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110%。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谋划我市手机产业发展。
一、培育壮大手机产业集群
整合市区两级招商力量,紧盯华为、一加、魅族等重点优质整机企业以及行业领先的供应链金融企业,继续做大我市手机产业规模。在手机产业配套方面,以构建完整产业链为导向,瞄准合力泰、信利等优质企业,积极培育摄像头、锂电池、屏组件等关键配套企业。力争在2020年,达到100家手机整机企业和1000家手机配套企业的产业规模,培育一个世界先进的手机产业集群(整机加配套手机产业集群)和两个中心(西部手机研发设计中心和销售结算中心)的手机产业体系,促进我市手机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通过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进一步优化手机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组织协调力度,在招商引资、公共平台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各区县(园区)加大对手机产业的扶持力度。二是针对手机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原则,将附属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放宽至30—40%,解决手机整机企业对职工宿舍、倒班房等配套附属用房的需求。三是针对重点项目,如确需市级财税支持的,采取“一企一策”予以支持。
三、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一是着力提高我市手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注重推动欧珀、维沃、魅族等企业在渝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引进康凯斯、鸿宇顺等手机方案设计企业,加强对智能手机产品设计研发。二是依托重庆作为首批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城市,积极推动百立丰、华森心时代等我市手机企业导入5G通讯技术、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组等智能化技术,提升产品档次。
四、切实降低企业成本
一是通过智能化改造减少用工缺口。支持我市手机企业通过对组装、检测、包装、SMT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节约用工40%以上。支持我市电子重点配套企业以及规上手机核心零部件(显示触控、摄像、电路板、电池、结构件、连接器、电声器件)配套企业通过生产线、检测中心、仓储系统等进行智能化改造,节约用工30%以上。二是加快推进物流网络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我市将积极推动和促成航空公司开通重庆至非洲、印度、东南亚等手机输出地客货运航线,全力支持货运基地公司发展,推动我市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三是继续争取延长困难企业交纳社会保险费优惠政策期限。四是手机企业以城镇户籍员工人数作为残保金缴纳费用的测算基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一是依托“鸿雁计划”,鼓励企业引进培育一批手机产业“高精尖缺”人才落户重庆。2018年计划安排国(境)外、国内各20条共40条引才路线,统筹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结合实际,围绕手机产业组织引才招聘团,赴人才聚集地举办“面对面”人才引进专场活动。二是下一步将制定引进适用型人才(大学毕业3-5年的人员)的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提高全市人才整体层次,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人才队伍。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反馈我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6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