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18〕258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5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韩路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请求市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的建议》(第0552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推动全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市已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明确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补贴、电动物流车通行便利、新能源汽车路桥费免缴等,较好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
一是产量全国占比大幅提升。全市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40418辆,同比增长4倍,全国占比为5%,较上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企业表现较好。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近3.8倍达2.6万辆,全国排名上升2位列第7位,其"香格里拉计划"明确2025年后停售传统燃油车,是国内第一个发布停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的车企。小康瑞驰新能源物流车同比增长1.7倍达6797辆,列全国小型新能源物流车产量第2位。
三是配套基础正在加强。已形成超威、国能的电池模组,无线绿洲、金美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特瑞、五龙动力的电池正极材料,云天化纽米科技的电池隔膜,神驰机电、赛力盟的电机,长安、凯瑞电动、中力新能源的控制器,日本三电、超力空调、建设车用空调的电空调,美国耐世特、龙润转向器的电转向,德国华域大陆的电制动等核心配套。同时,上海电驱动的驱动电机、东风小康动力电池电芯等重点配套项目落地。
四是产品数量质量突破明显。长安在E30、逸动EV两款新能源车型基础上新推出了逸动EV 300、CS15EV 300、逸动PHEV、新奔奔EV、奔奔MINIEV、欧力威EV等6个新产品,力帆、瑞驰、华晨鑫源、北汽银翔等企业先后共推出5款客厢式物流车和3款货厢式物流车。同时,新车型中,除增加了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外,还增加了纯电续航里程超过300km的新车型,不少新车型的快充时间已缩短至20分钟。
五是推广应用数量大幅度增长。年度推广应用数量首次突破1万辆,达18285辆,同比增长2.3倍,实现了规模化推广,超过了全市2013年到2016年期间的累计推广数,列全国年度城市推广应用排名第8位,位于北京等6个限牌城市和合肥市之后。
六是运营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市级新能源汽车运营监测中心建成投用,并成为国内首家对接国家平台的省级平台。
七是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已累计建成约7000个充电桩,城际高速充电网路覆盖全市32个区县。
八是针对国家及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申报周期长、企业垫付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已初步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其一,组织三峡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市内主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创新推出了基于垫付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的专项金融产品,目前恒通客车已从三峡银行顺利获得第一批补贴资金贷款。其二,对本地注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市级补贴已实行分阶段动态滚动预拨,加大新能源汽车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缓解汽车生产企业资金压力。其三加大了市级补贴资金申报频次,采取常年申报、季度清算的方式,努力缩短企业补贴资金垫付时间。
九是正在继续完善相应支持政策。目前,我委已起草《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政策(2018-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政策”),正提请市政府审定。《发展政策》已提出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财政补助、鼓励区县安排资金专项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支持政策。
二、下一步工作
针对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库区汽车产业稳健转型。
一是协调有关银行、基金公司等,为长安跨越等库区车企提供融资支持,积极帮助企业缓解因垫付国家和地方相应财政补助资金造成的发展资金短缺困难。
二是鼓励区县为企业提供相应融资的贴息补助。
三是积极帮助库区企业做好国家及地方财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补助的申请工作,积极向企业宣传解读市政府有关对企业新品研发、固定投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尽可能优先支持库区企业发展。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5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