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18〕277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60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袁松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将重庆打造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示范区的提案》(第0609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商务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刻不容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战略部署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日益成为国际生产方式变革的战略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此,必须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潮流,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市场空间优势,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智能制造快速发展。
二、关于提案相关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的示范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领导和相关园区的共同努力下,重庆正在推动两江新区、永川区建设中德智能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在推动重庆和德国在投资、贸易、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1.狠抓项目落实,重点投资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大力的推动下,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排名第三的德国大陆集团已决定在重庆设立研发中心,大陆集团汽车轮胎和汽车电子、劳士领汽车零部件等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库卡机器人、Solutronic光伏逆变器、ACDC航空座椅制造公司、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德尔森传感器、德国KAPP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落户重庆。
2.依托中欧班列,打通了德国商品入渝贸易新通道。依托中欧班列(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西永综保区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的O2O模式,实现线下体验和线上交易的联动,形成了集批发、零售、线上交易于一体的欧洲商品消费目的地,打造了“买欧洲、卖全国”的欧洲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其中海悦汇股份公司打造的欧洲购物公园已有近200个德国品牌签约入驻,将于今年9月开门迎客。同时,为更好地以德国为中心打造欧洲商品采购及物流中心,海悦汇公司已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注册成立了子公司,并在法兰克福设立了办事处。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
1.强化招商引资。会同各区县和园区,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密切联系德国驻华代表机构、商协会、企业等招商资源,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拓展招商网络,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推进中德智能产业园建设。拟组织有关单位出访德国,重点拜访德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点对点拜访目标企业及行业协会,以“平台+项目”的模式开展精准招商。拟与德国工商大会密切合作,分别在广东和上海等德国企业聚集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促进当地德国先进制造业企业产业转移。继续推动德国蓝浦公司(Rampf)、SW卧式加工中心、菲索玛特机床项目、格里森机床项目、西门子研发中心等项目落户重庆。
2.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能源部就推动中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网络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深化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推动两江新区、永川区围绕产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示范园区等重点方向加强与德国的合作,探索形成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新模式,务实推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向纵深发展。同时,积极参与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评选,推荐优秀企业、优秀园区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
(二)推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及应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改造升级。
1.2018年,重庆市统筹整合资金10.8亿元,设立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重点用于支持大数据智能化按产业发展,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和平台建设。
其中,安排专项资金2.7亿元左右,大力支持传统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扶持政策主要分为三个类别,一是针对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出了“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即鼓励企业使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用工人数、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对具备一定智能制造基础的企业,鼓励在车间层面实现ERP、MES、PLM等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控生产设备的集成应用,对建设项目进行奖励或补助。三是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围绕汽车、电子、装备、材料、化工、医药、消费品、食品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支持企业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个方面开展智能工厂建设示范,并按一定标准进行财政资金奖励或补助。
同时,我市已经成立了约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与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地和发展。截至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投资制造业项目93亿元;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制造业,累计投资21.03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发挥好市级财政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与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平台等作用,大力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2.《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实施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培育工程。目前重庆机床厂、重庆华数机器人、重庆库卡机器人、重庆长安莱斯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整机企业正在积极转型成为系统集成商;阿里、腾讯、树根互联等企业均已在渝布局开展系统集成业务;中机中联、中冶赛迪、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设计院和高校已逐步进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域;重庆元创、重庆灵龙自动化等公司已成为各自行业(汽车、电子)系统集成优势企业。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引进和培育工作,制定重庆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加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建设。
(三)关于打造智能制造业的国际交流和服务中心,扩大重庆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注重加强同德国的交流:一是密集拜访多家德国驻华代表机构、商协会和企业,探讨产业园框架下的重庆与德国合作的机遇、方式及路径等问题;二是与德国工商大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其广泛的会员资源拓展我市在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与德国合作的渠道;三是与德国浩恩咨询公司、德国MAV出版社共同举办MAV创新论坛,德国巨浪、恒轮机械、雄克机械、埃马克机床、摩托瑞士、阿克丽娜、库卡机器人、玛帕刀具等多家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企业参加交流。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智能制造业国际交流中心:
1.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是一项以“数聚智慧·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智博会将聚焦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凝聚全球大数据智能化创新要素,邀请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同时,智博会期间还将举办数字经济、工业信息化、AI创新发展等多场专业论坛。智博会将于2018年8月23—25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2.继续举办MAV创新论坛、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产品展示等经贸活动,多渠道搭建中德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与国际协会、商会、社团等组织合作,在德国以及其他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推介会,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国际智能制造企业来渝投资合作。
3.协助高等职业学校与德国合作方进行合作办学,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未来技能要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全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解决未来在渝德资企业招工难题。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5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