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8-0295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18-06-15
[ 发布日期 ]
2018-06-15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9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8〕218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9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王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296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情况

(一)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重大部署,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新一轮发展进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其作为推动全市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抓手,并以此为基础构筑重庆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增长点。我委正在加快拟定《重庆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目前,我市已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在我市投资建立“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智能超算中心”,同时也正在与阿里、航天科工、树根互联等国内龙头企业加强对接合作,推动在我市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另外,将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建设西部地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通过不断接入多种先进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数据,富集西部地区工业大数据资源,形成西部最大的工业大数据库。

(二)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得益于我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信息终端制造等坚实的产业基础,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以及包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的产业链各层均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发展势头良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业态清晰、经营较稳定的核心企业(含事业单位)35家。其中,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已建成的超级计算服务器集群浮点计算能力达到每秒运算400万亿次,储存量达2PB,已面向农业、气象、商业、医疗、地震等行业开展超算和云计算应用服务;两江新区建成了具备支持30万台服务器的云计算基地;新标科技、云威科技、驾图、城投金卡等企业,也积累了大量医疗、购物、交通等领域的一手数据;中科云丛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获得国家发改委的“2017年‘互联网+’重大工程项目”支持;另外,我市引进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了智慧思特、图灵智能等一批从事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的本土企业。

二、下一步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重点发展方向,抓重点企业、试点示范项目,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同时,加快《重庆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的拟定和发布。

(二)加强企业引进,打造产业生态。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大力发展虚拟现实、智能可穿戴、服务机器人等产业,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孵化中心,促进产融对接,提升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创新能力。

(三)加强大数据智能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市级各类研究资助和人才项目向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倾斜,研究制定针对紧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及按层级专项资金补助政策。加大大数据智能化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力度,深入实施“两江学者”、“鸿雁计划”、“特支计划”三大人才项目,定期开展海内外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专项引才活动,引进培育一批大数据智能化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前布局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大数据智能化类新工科专业,完善专业课程模块;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3+2”、“3+4”中高职、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职与本科“3+2”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加快布局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大数据智能化类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此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4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