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18〕200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76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陈旭川委员:
您提出的《智能化背景下加快重庆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769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信息安全产业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性核心产业,肩负着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提供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的战略任务。重庆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和信息设施条件为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当前产业发展情况
(一)信息安全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我市共有信息安全相关企业200余家,业务范围涵盖了系统集成、硬件生产、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服务等主要领域,集聚了信安网络、贝特、爱思网安等一批优秀的信息安全企业,2017年产值50余亿元,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二)产品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培育了重庆信息安全产业研究院、重庆两江安全产业科学研究院、重庆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重庆市云安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速信息安全领域创新资源的集聚,优化创新环境。近三年,我市信息安全产业投入研发经费10多亿元,研发新产品1000余个,取得相关专利800余个。多数企业具有软件企业、各级信息安全生产服务资质,并有大量企业通过了ISO9001、CMMI、商用密码生产销售许可证、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认证,具有较好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基础。
(三)信息安全产品体系逐渐健全。
信息安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密码产品、防火墙、病毒防护、入侵检测、终端接入控制、网络隔离、安全审计、安全管理、备份恢复等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取得明显进展,产品功能逐步向集成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四)信息安全应用推广不断深入。
组织实施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安防系统产品开发和应用”、“基于城市感知大数据的公共安全事件智能监测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等一批重大主题专项和重点研发应用项目,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环保等领域;工控系统安全管理不断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持续完善,长安工业、嘉陵工业、望江工业等军工企业在安全芯片、信息安全、保密产业等方面需求巨大。
总体上,我市信息安全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缺乏引领性和代表性龙头企业,多数产品属于二次开发和应用开发,以基础核心技术为竞争力的产品较少。信息安全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较弱,距标准化和产品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二、下一步工作
积极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部署,具体实施以下重点工程。
(一)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工程。
针对我市重点发展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聚集各方优势资源予以支持,继续以科技计划项目的形式,在条件成熟的企业、高校、院所推动信息安全产业相关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在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工作中,重点关注信息安全创新平台的培育,集聚相关创新资源,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研究制定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参考目录,引导用户使用目录产品,拓展自主研发成果的发展空间。力求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推进产品体系和产业链的完善。
有效整合市区(县)两级优势资源,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建设。在合川区、南岸区、两江新区等具有较好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县,加强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并以此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完善产业链,构建以支撑企业为龙头,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安全服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打造国家级信息安全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我市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机遇,开展安全可控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金融、能源、交通运输、远程教育等领域,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示范应用。通过试点示范逐步推动应用,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促进自主信息安全产业的加速发展。
开展基于工业控制系统现场设备的统一身份认证、漏洞检测、异常行为检测与审计、入侵防御、设备配置管理、网络安全事件管理、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以及安全策略管理等功能的专用产品研发。开展相关领域的标准研究工作,建立工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和实验平台。在电力、钢铁、水务、燃气等典型应用领域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形成针对典型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建设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等级保护设计咨询、风险评估、安全咨询、安全测评、安全事件监测、病毒快速预警响应、第三方资源共享的容灾备份、标准验证等服务。推进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快速应急处置服务机制,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安全咨询、预警、应急处理等服务,提高信息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电子认证、密钥管理等密码基础平台建设,提升密码使用和服务管理水平,为政务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应用提供可信身份服务。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工程。
深入实施《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2018年拟安排国(境)内外40条英才路线,统筹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区县结合实际,组织引才招聘团赴人才聚集地举办“面对面”人才引进专场活动,重点关注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育和引进。鼓励各高等院校加强信息安全产业相关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努力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培训机构,提高师资水平和改善实训条件,大量培训发展信息安全产业的技能型人才。结合全市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以知识更新工作为载体,每年举办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高级研修班,其中2018年将举办5期全国高级研修班和30期市级研修班,培训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急需紧缺人才。
此复函已经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4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