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8-0294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18-06-15
[ 发布日期 ]
2018-06-15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78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8〕191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78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丁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西部五金制造业基地的建议》(第0781号提案)收悉。我委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经与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商务委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大足五金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尽管目前大足五金行业发展存在规模总体不大、产业分工专业化程度不高、制造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后续品牌培育相对滞后、热处理平台及模具生产配套缺失、原材料本地配套供应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但作为拥有千年发展历史的五金重镇,大足五金产业仍具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三个优势。

一是产品门类齐全。大足现有五金产品涉及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车船用五金等门类。

二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大足五金与大足石刻相伴而生,已有千年历史,与浙江永康、广东阳江并誉为“中国三大五金之乡 ”,是全国知名的五金制造基地之一。

三是已具有一定规模和一批优秀企业家。2017年,大足区五金行业规上企业30余家,产值350多亿元。已有不少企业家在高度关注产品研发设计、提升生产设备自控智能化水平、改进热处理工艺、开展“物联网+”销售体系建设。

二、近年来市级各部门支持五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以企业为主体,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增强我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委于2017年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优化包括五金行业在内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形成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同时,市科委也先后组织实施了“刀具深冷技术研究运用与系列新产品研发”、“改性发蓝手板锯”、“大足五金热处理中心建设”、“大足五金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二期)”等一批技术攻关类及平台建设类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大足五金产业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培育了重庆莱斯五金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邓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明友钢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五金企业,提升了大足区的五金产业创新主体的质量和数量。

(二)从顶层设计入手,聚焦产业发展。为推进包括五金在内的全市轻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委着眼顶层设计,不断聚焦产业发展。2015年,我委将大足区龙水工业园区认定为重庆市五金特色产业基地;2017年我委印发了《重庆市轻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大足区要依托现代五金产业园,重点发展家居五金、汽车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集中力量打造区域品牌;同时,支持大足区面向广东、浙江等国内外知名五金制造企业实施精准招商,推动大足五金产业集聚发展。

(三)围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切实推进产业发展。2017年,我委以《重庆市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施方案》为指导,积极探索五金行业发展新路径。一是“增品种”,在大足成立五金研发中心,切实提高五金工业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工业设计合作模式;二是“提品质”,引进中国科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五金刀具材料国家项目以及智能制造和刀具激光处理技术,推动五金刀剪行业的技术革命和转型;三是“创品牌”,重点打造“龙水”等地方品牌,通过龙头企业整合相关资源,打造国际化五金刀具品牌,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营销网络体系并建立专业营运团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您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西部五金制造业基地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将重庆(大足)五金制造业基地纳入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的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体系;制定重庆五金制造业专项发展计划,从市级层面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以支持五金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建议通过在大足设立保税仓、推进跨境电商建设等,积极拓展以大足为代表的重庆五金制品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助力五金企业“走出去”。

针对您提出的以上建议,我们将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扎实推进大足五金产业的发展。

(一)鼓励并支持大足五金工业企业积极争取进入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目前,大足五金行业已有部分企业正在积极尝试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设备和新产品,并取得一定实效。我们将积极支持现有企业抱团发展,或引入第三方战略合作伙伴,对热处理、模具研发生产平台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共同研究和突破,并根据《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进行技术创新,努力争取纳入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大足区五金产业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的培育力度,尽快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成长空间大的五金制造企业。

(二)继续明确支持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精品制造项目。争取市财政支持,对包括五金行业在内的产品品种增加、品质提升、品牌宣传及营销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与大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调研,探讨以文化为纽带,将大足五金产业与大足石刻等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指导“大足五金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工业设计,在产品中融入更多大足千年石刻文化,尽快丰富和细化产品结构,利用大足石刻国际影响力,深入挖掘传统五金行业发展潜能,不断提供市场需求的各类五金产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三)支持大足区五金制品积极参加国际会展。支持大足五金工业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际会展,加大广告投入,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完善完善“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营销网络体系,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四)加快跨境电商生态圈和产业链打造,推动大足五金走向全球。完善保税园区、海外仓布局,推荐更多的跨境电商平台与大足五金行业合作,通过互联网经济与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助推“大足五金”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以重庆成为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以及重庆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契机,我们将根据2016年与大足区政府和大龙网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大龙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大足五金制品跨境电子贸易发展,走向全球市场。

此复函已经我委赵刚总工程师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特此复函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4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