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评选创新争先奖的通知》(渝人社〔2025〕84号)文件,由我委牵头推荐的“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5名、先进集体1个,已通过市评选推荐工作专家组初评。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现将袁波等5名个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运营团队1个集体的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5年4月18日至24日。
反映方式:对公示对象如有异议或发现公示对象存在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的,请以书面、电话、当面报告等方式,向市经济信息委干部人事处或驻委纪检监察组反映。反映问题须客观真实,提倡署名举报。受理人员对反映人和反映的情况严格保密。
联系电话:63899850,63899973;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云杉南路12号1024室。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18日
“创新争先奖”拟推荐对象公示
一、拟推荐的先进个人(5名)
(二)高光勇,男,1969年12月出生,现任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同志主要业绩:一是突破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4年专注血液净化领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在线式血液透析滤过机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填补国内空白;二是重庆国家级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牵头组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血液净化设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国产替代进程;三是产品研发与临床贡献。系列产品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目录,在新冠重症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国务院表彰;四是标准与知识产权布局方面。参与起草3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获发明专利52项,PCT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5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五是专注产业创新与全球拓展。带领企业成为血透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推动产业发展,产品出口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六是区域经济和产业链建设方面。打造产业园,依托血液净化设备、耗材、连锁血透中心的全产业链布局,助力重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形成产业集群。
(四)何鹏,男,1982年1月出生,现任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同志主要业绩:深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领域20年,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一是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化与产业链协同,带领团队突破高性能复合材料“贵族化”瓶颈,实现其规模化、低成本生产,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主导研发的复合材料动力电池箱体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30%份额,供货宁德时代、华为、蔚来等头部企业。二是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双驱动,留学德国期间主导“空客碳纤维机舱门设计”“欧洲宇航局6米卫星反射天线制造”等国际前沿项目;创立卡涞科技后,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开发全自动生产线;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杭州、重庆等三大生产基地,仅用4年使企业跻身行业“独角兽”,实现年产能60万件,二期扩产后将达300万件/年,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制造标杆。
(五)唐斌,男,1984年8月出生,现任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副主任、重庆三航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同志主要业绩:长期从事军用先进金属材料及其精确成形技术研究,为新型航空发动机与航天飞行器关键耐热部件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与产品支撑。近五年来,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5篇,领域顶刊10篇,高被引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7项,其中6项发明专利实现成果转化,作价股权投资;研发的技术与装备在中航工业625所、148厂、西部超导公司(科创板上市企业)等重要制造业企业获得应用,服务于多个飞机型号用关键部件的研制,新增产值超过1亿元;研究成果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技奖一等奖2项、特等奖1项。
二、拟推荐的先进集体(1个)
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运营团队。现有成员30人,属民营企业,负责人张艺蒙,现任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总经理。该团队聚焦“智能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年轻人+硬科技+新产品”模式,开展创新人才培育和科技项目孵化投资,帮助年轻的创业者和高成长型项目快速成长,创造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卓越硬科技企业,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劲动力。自2021年10月正式运营以来,基地已累计科创训练营、创业者大会、创业者大赛等系列活动200余场次,覆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4万余名,在智能C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智慧农业等主要方向,累计培育硬科技项目团队109个,全职创业人员300余人,成功立项项目48个,成立公司26家(其中14家项目公司入库重庆市科技型企业,4家项目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超180项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累计获得资本投资达1.67亿元,项目存活率83.33%,项目总估值超8.49亿元。目前基地已成功入选2022十大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获批市区两级众创空间、成渝十大特色创孵载体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