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谋划我市“十四五”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全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结合我市实际,我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1年10月19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个人需署名,单位需加盖公章,并留联系方式)反馈,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
电子邮箱:545197669@qq.com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周老师,15310883046
附件:《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9月15日
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我市材料工业包含冶金、建材两大板块,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是我市工业经济重要支撑,是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全市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15年)》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一、现状及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重庆材料工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有效化解新矛盾,全市材料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综合质效跃上新台阶。规模总量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3323.78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突破900亿元,较2015年提升21.8个百分点。航空航天铝材、高精铝板带箔、测温材料、精密铜管、镁合金精密铸造产品、高性能玻纤及制品、竹木装饰套装门、棕刚玉等拳头产品国内领先,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系统、轨道交通等尖端领域。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共计化解炼铁产能10.8万吨、炼钢产能805.92万吨,压减水泥产能455万吨、电解铝产能10万吨,通过置换建设171万吨短流程炼钢项目,粗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完成烧结砖瓦企业分类整治,化解烧结砖过剩产能10亿标砖。
创新驱动激发新动能。大力实施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2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4个。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新模式,成立重庆市轻量化材料产业联盟、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西南新材料研发中心挂牌成立,轻合金研究院加快筹备。重钢股份、旗能电铝、国际复合等龙头企业推进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和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建设。
绿色发展引领新趋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水泥错峰生产政策、减少水泥产量超过2000万吨、利用水泥窑处置利废逾千万吨、二氧化碳减排300余万吨。
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加大优质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市材料工业规上企业超过1000家,拥有百亿级企业3家,50亿级企业3家,助力重钢股份引入战略投资,成为我国钢铁行业企业破产重整成功脱困典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抓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签约项目逾百个、投资金额超1500亿元,累计贡献新增产值超1000亿元。
(二)发展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庆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指明了有效路径。材料基因组计划、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叠加运载工具、能源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对新材料需求的日益增长。大数据智能化加速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国内大循环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等国际贸易大通道,为国际大循环要素集聚和产品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国内两大制造业基地生产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聚集、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区域优势,增强对新材料乃至前沿新材料产业的吸引力,推动重庆材料工业产业升级。
(三)面临挑战。
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国际少数发达国家的遏制和打压逐步加剧,新兴经济体的分流效应逐渐显现,对材料工业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安全和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能耗双控”等要求,对我市材料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特别是基础研发领域投入不足,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不高;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特殊钢、汽车及电子产业用钢等高附加值先进钢铁材料基本依赖市外,铝加工初级产品占比较高,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以及特种铝材加工亟待培育壮大,玻璃纤维产业链下游复合材料研发和应用规模有待进一步壮大;石墨烯、气凝胶等前沿新材料仍处于起步期。我市材料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
综合判断,重庆材料工业已具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未来5年至10年,是重庆材料工业跨关口、培优势、上台阶的战略决胜期,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契机,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加快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提供材料基础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重庆材料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体化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部署,做大做强两大新材料产业,做优做精两大先进基础材料产业,培育壮大三大前沿新材料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五大工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有力支撑全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联盟,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力度,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生产企业产销模式,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材料生产企业向智能、高效、服务方向转变。
坚持市场主导。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源向基础条件好、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领域集聚,因地制宜,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材料工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为引领,绿色制造为重点,鼓励研发绿色低碳新材料;以大气、水、土壤和固体污染物防治为重要载体,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坚持集群发展。围绕市场前景好以及国家急需关键材料,依托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完善产业生态链,建设国家重要先进轻合金材料、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开放引领。加大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强市内外、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东部地区新材料产业转移,通过引资、引智、重组等方式,提升研发、制造、应用和服务水平,构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全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巩固,经济规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持续壮大,重点行业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明显提高,轻合金、先进钢铁材料、装配式建筑三大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初显成效,新材料产业的竞争优势加速构建。
到2025年,全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张,材料工业整体创新能力、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全面提高,轻合金、先进钢铁材料、装配式建筑三大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基本完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专栏1 重庆材料工业“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
指标类别 |
指标名称 |
指标 属性 |
2020年 现状 |
2025年目标 | |
绝对值 |
年均增速 | ||||
总量结构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总产值(亿元) |
预期性 |
3323.78 |
4100 |
4.3% |
新材料产业产值(亿元) |
预期性 |
925.15 |
1800 |
14.2%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预期性 |
909.9 |
1150 |
4.8% | |
综合质效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预期性 |
56.7 |
76 |
6%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 |
预期性 |
6.7 |
7 |
0.88% | |
创新能力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研发投入(亿元) |
预期性 |
45.2 (2019年) |
72.8 |
10%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研发投入强度(%) |
预期性 |
1.24 (2019年) |
1.64 |
0.08% |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 |
预期性 |
10.1 (2019年) |
50 |
8% | |
规模以上材料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 |
预期性 |
29.7 (2019年) |
54.7 |
5% | |
材料领域企业牵头的高端创新平台(个) |
预期性 |
2 |
7 |
1个 | |
两化融合 |
数字化车间(个) |
预期性 |
27 |
102 |
15个 |
智能化工厂(个) |
预期性 |
3 |
13 |
2个 | |
绿色发展 |
绿色工厂(个) |
预期性 |
19 |
29 |
2个 |
绿色设计产品(个) |
预期性 |
5 |
15 |
2个 | |
节水型企业(家) |
预期性 |
22 |
37 |
3个 | |
企业培育 |
百亿级领军型企业(家) |
预期性 |
4 |
6 |
/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 |
预期性 |
10 |
20 |
2家 | |
上市企业(家) |
预期性 |
7 |
12 |
1家 |
三、产业重点方向
(一)做大做强新材料。
1.先进有色合金
围绕全市打造轻合金产业链,重点发展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产业,做大做强铜产业,有序发展再生有色金属等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打造1300亿级先进有色合金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有色合金材料产业基地。
——铝合金。引导氧化铝、电解铝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发展再生铝,构建与后端铝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原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铝加工锚定轻量化方向,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新能源汽车用铝、轨道交通用铝、船舶用铝、电子电器用铝、新型包装用铝、建筑用铝、装饰装修用铝等高附加值铝合金精深加工产品,充分利用铝合金材料在轻量化、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推广铝代钢、铝代木、铝代铜、铝代塑,不断丰富铝及铝合金产品种类。
——镁合金。重点开发生产面向新基建、电子信息、汽车、电动工具、油气开采等领域应用的型材、板带材、压铸件、机加件。鼓励镁合金企业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开发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耐蚀镁合金等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
——钛合金。鼓励发展钛合金棒、线、板材及以达产扩能为基础的钛合金材料,加快钛合金生产企业现有产能释放和后续产线建设,积极引进钛材料板材、丝材、带材、型材加工配套企业,延长钛合金产业链。
——铜产业。做强做大热交换精密铜管以及供水系统高档铜管,支持发展铜合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等高强高导铜合金、新能源汽车及高效电机专用电磁线,配套发展低松比铜粉、复合铜粉、包覆铜粉等铜基粉末材料。鼓励上游原材料供应、仓储和铜材加工、检测、应用企业集中布局,整合现有研发资源,构建铜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产业集中度高、功能完善的铜产业集群。
专栏2 先进有色合金产业发展重点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加强产业发展急需的有色合金研发,重点开发成分精确控制、纯净化冶炼、高质量铸锭、表面处理等工艺技术,加强轻合金材料成型加工精准控制技术、高强高韧大规格形成板材加工技术、粉末喷涂涂层质量稳定技术等技术研发,提高船舶、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等高端领域用有色合金材料质量均一性,提升成材率和产品品质。 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轻合金冶炼绿色化转型,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当量。有序发展再生有色金属冶炼项目,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智能制造赋能: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先进有色合金精炼、高精度轧制、智能化热处理、工艺分析与优化、全流程质量管控等环节的创新应用,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稳步提升高性能材料的批次稳定性和一致性。 |
2.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聚焦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零部件及结构件轻量化需求,以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攻方向,探索发展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培育150亿级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家重要的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基地。
——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高硅氧、可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延伸发展低介电玻璃纤维电子布、微纤维玻璃棉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微纤维棉衍生品等重点领域。紧跟风电、光伏、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船舶用复合材料及结构件轻量化发展趋势,加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项目的引育力度,延长玻璃纤维产业链条。
——金属基复合材料。依托我市在轻合金及复合材料领领域技术积累,加强铝(镁、钛、铜)基复合材料、铝(镁、钛)基陶瓷复合材料等新型复合材料技术储备,重点发展铝镁复合板、铝铜复合板材、铝铜复合材料等。
——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聚焦汽车、智能终端等整机产品结构件需求,加大玄武岩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领域企业引育力度。
专栏3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推动“BC”级和“C”级电子纱及布规模化制造技术、高压水枪开纤技术、低介电高硼玻璃纤维成分配方技术、先进池窑化生产的熔制和拉丝工艺技术、浸润剂技术及规模化开发技术等超细、超薄、低介电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制造技术迭代升级。 绿色低碳转型:鼓励采用纯氧燃烧、大功率电助熔、低蒸发量冷却系统、中水回用再处理工艺、空调风利用废热预热、烟气和设备余热回收利用、废丝回收利用等先进绿色工艺与装备。 智能制造赋能:推动窑炉温度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直接纱拉丝、丝饼下纱专用机械手、AGV自动运输车、轨道运输设备、络纱纱架丝筒机械手、自动绕膜包装机、自动码垛、自动栈板、托盘包装输送线、立体货架式仓库、浸润剂自动配置、全自动拉丝卸筒装置等先进信息系统及智能装备普及应用。 |
(二)做优做精先进基础材料。
1.先进钢铁材料
面向城市建设需要和下游产业升级需求,以高品质绿色建筑用钢、汽车用钢、优特钢、高端不锈钢制品等为主攻方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打造1000亿级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
——高品质绿色建筑用钢。重点发展耐候钢、大尺寸型钢、海工钢、高强结构用钢,加快建筑用高强度抗震钢筋、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等产品开发,支持发展钝化或耐指纹膜处理的镀铝锌钢板、热镀锌无铬钝化板、无铬彩涂板等。
——汽车用钢。重点发展高强镀锌汽车钢,加快推动超高强钢和热成型钢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发展汽车棒、线、板材,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钢等产品开发应用。
——优特钢。重点发展耐温钢、耐蚀钢、轴承钢、工模具钢、电工钢、非晶合金、高温合金等,鼓励使用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生产优特钢,加大高纯度高品质合金粉末、半导体用高纯高性能钢等领域企业引育力度。
——高端不锈钢制品。围绕电子电器、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等应用领域,重点发展装饰管、不锈钢流体焊管,培育发展300系400系精密不锈钢板、带、卷、丝、线材等。
——锰及铁合金。重点推动硅锰合金绿色发展,引导电解锰行业有序退出。围绕铁合金渣、电解锰渣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强化在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领域协同处置,探索硅锰渣在地质聚合物、无机矿物纤维、微晶玻璃等高附加值新型材料领域的综合利用,推动电解锰渣规模化综合利用。
专栏4 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重点围绕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焦炉加热精准控制、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炼铁炼钢全流程质量管控、新一代TMCP(热机械控制工艺)、铸坯直接轧制、无头轧制、超快速冷却、节能高效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弧炉、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加大创新资源投入,鼓励关键装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和引领。 绿色低碳转型:严禁新增长流程炼钢产能,鼓励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短流程炼钢,“十四五”期间新增短流程炼钢产能控制在200万吨/年以内。深入推进钢铁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普及烧结烟气循环、机械化原料场、高炉煤气精脱硫、烧结机头高效脱硫脱硝等技术应用,加快推广熔融钢渣余热回收、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和余热利用、转炉和电炉烟气余热利用、连铸坯显热利用等钢铁制造流程余热减量化与深入化利用技术,鼓励电炉消纳处置大宗固体废弃物,重点突破铁合金渣及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废钢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利用,推动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提升废钢用量,加强废钢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智能制造赋能:推动数字产业与钢铁产业深度融合,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能力的标杆工厂。 |
2.绿色建材
以发展节能环保、安全耐久的绿色建材为目标,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攻方向,重点构建名企汇集、上下贯通、集约集聚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做优做精玻璃和陶瓷产业,打造1500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装配式建筑。水泥产业重点发展低熟料水泥、利用固废的新型绿色水泥,做优做强高标号优质水泥,油井、大坝、道路等专用水泥,以及低热水泥、膨胀水泥等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特种水泥。支持水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展水泥制品应用领域和范围,积极发展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功能化混凝土等下游产品。砂石产业有序布局一批千万吨级大型机制砂石生产保障基地,弥补当前砂石供需失衡缺口。建立并逐步完善机制砂石产品及应用标准规范体系,不断提高优质和专用产品应用比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梁、柱、板、墙、阳台、楼梯等预制混凝土部件,重钢结构部件、轻钢结构部件等钢结构部件,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装修部品,预制混凝土墙板、石膏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ALC)墙板等外围护部品,以及钢筋灌浆套筒、预埋锚件、临时支撑系统等配件。
——玻璃。积极引导现有平板玻璃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有序推进光伏玻璃产业发展。加工环节重点发展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高档建筑玻璃、装饰玻璃等技术含量高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积极发展与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配套的高端汽车玻璃、航空玻璃、轨道交通玻璃、电子显示玻璃、微晶玻璃等特种玻璃。
——陶瓷。重点发展以压电陶瓷材料、热电陶瓷材料、铁电陶瓷材料、介电陶瓷材料、超导电陶瓷材料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以高导热陶瓷材料、耐热陶瓷材料、隔热陶瓷材料为代表的热功能陶瓷材料。提升发展轻质高强陶瓷、薄型陶瓷、高端装饰装修陶瓷砖、发泡陶瓷、地暖陶瓷、板材制品等绿色化、功能化、高端化的建筑陶瓷产品。大力发展节水和轻量化、智能化卫生陶瓷及整体卫浴产品。
专栏5 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重点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水泥行业加强新型静态水泥熟料煅烧技术、高效节能的粉磨技术、高效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干法水泥窑替代燃料等技术研发。加强机制砂石的颗粒整形、级配调整等技术研发。推动现有玻璃企业加强全氧/富氧燃烧、一窑多线、退火窑精密退火等技术研发应用;开展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和盖板、薄膜电池用基板玻璃、高硼硅玻璃、高铝玻璃等成套技术,电/热致变色玻璃制备技术、光伏光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玻璃制品制备技术等技术攻关。推动陶瓷行业原料规模化、高效预处理、均化等一体化技术,加强新型干法短流程、集中制粉、非矿废弃物循环利用、数码喷釉喷粉、新型激光打印陶瓷色粉等技术研发。 绿色低碳转型:严禁市外水泥熟料产能转入,鼓励企业通过市内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等方式退出单条生产线2500吨/天及以下的普通水泥熟料产能,不再新增独立水泥粉磨生产能力。鼓励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并扩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规模和范围。积极利用尾矿废石、产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等生产机制砂石。推广低能耗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技术装备;鼓励企业利用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锰渣、赤坭、城市污泥、工业废渣、建筑固废等等低价值资源生产新型墙材。加大节能智能高效大吨位压机、窑炉新型高效节能燃烧等先进设备在玻璃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支持利用粉煤灰、城市水处理污泥等废弃物开发陶瓷建筑材料。 智能制造赋能:加快水泥企业大规模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在砂石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深度应用,重点形成破碎整形、级配调整、质量监测、粉尘收集、废水处理、物料储运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引导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加快推动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3D打印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推广机器人施釉、机器人搬倒、AGV转运、FRID自动识别、立体存储等自动化设备在陶瓷企业的应用。 |
(三)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
1.气凝胶
以硅基气凝胶为突破,聚力开拓下游应用领域,探索布局铝基气凝胶、锆基气凝胶和碳基气凝胶等新型气凝胶,加快推动气凝胶产品设计及应用,建成国内一流气凝胶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全国气凝胶产业之都。
——硅基气凝胶材料。重点发展高质量、规模化、稳定化、低成本的气凝胶颗粒/粉体、气凝胶绝热毡、气凝胶隔热板(纸)、气凝胶涂料、气凝胶纤维等产品。延伸上游有机硅源、无机硅源、功能性硅烷等气凝胶前驱体及基材产业链,形成气凝胶产品集群及多种硅基化学品的新型高端硅产业基地。
——新型气凝胶材料。针对超高温绝热,含油、染料、重金属等废水吸附治理、大气污染物过滤、电极材料、催化、生物医用、热管理等新应用领域,重点研发铝、钛、锆等新型氧化物气凝胶,聚丙烯纤维气凝胶等有机气凝胶,碳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等碳基气凝胶,以及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生物质气凝胶和复合型气凝胶,不断丰富气凝胶产品种类。
——气凝胶产品设计及应用。加快推动气凝胶在深冷绝热、电厂和工业窑炉、城市热网管线、石油开采和炼化、制药等领域的产品设计,扩大气凝胶绝热保温材料在工业保温领域的应用规模。围绕老旧建筑改造以及被动房、绿色建筑、装配式住宅等,重点发展气凝胶保温毡(板)、气凝胶保温隔热涂料等,推动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基于气凝胶材料高孔隙率、极低密度、低热导率、低声阻抗等特性,拓展气凝胶在新能源汽车、高铁、海工装备、特种船舶、太阳能设备、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针对消防灭火、应急救援、御寒保暖等需求,开发复合化、舒适化、易服用、低成本等气凝胶防护服,培育发展气凝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围绕吸附过滤、生物医用、催化等非绝热保温应用领域,研发新型气凝胶材料产品,培育气凝胶在污染物治理、有机物过滤、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专栏6 气凝胶产业发展重点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重点建设重庆气凝胶工程研究中心、未来材料研究院,鼓励龙头企业与军工集团、中科院等组建军民融合研发中心,设立气凝胶新材料开发、产业化重大专项,开展超临界干燥技术、常压干燥技术、低成本制备技术、气凝胶复合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等技术研发。 绿色低碳转型:将气凝胶新技术、新产品供给与中国全社会绿色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需求等相结合,充分发挥气凝胶作为超级绝热材料的作用,助推全社会节能减排。积极培育气凝胶在含油废水、染料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等主要水体污染物治理,以及海水脱盐淡化,气溶胶纳米颗粒过滤、甲醛去除、二氧化碳吸附和挥发性有机物过滤等空气净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智能制造赋能: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气凝胶创新创业平台,开展气凝胶产品设计解决方案、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检验测试等服务,营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建立气凝胶数据库,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气凝胶数据库、性能指标库、工艺参数库等,支持对气凝胶专利、材料制备、生产研发、应用推广等数据的共享。 重点人才引育: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面向海内外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广阔视野的气凝胶产业领军人才,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重庆聚集。充分利用成渝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重点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气凝胶产业人才培养,加强创新、技术、管理等能力建设。 |
2.石墨烯
围绕石墨烯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以及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复合材料、健康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突破石墨烯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加速推进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推动石墨烯上下游产业集聚。
——高质量石墨烯材料制备。重点研发PET基底单层石墨烯、硅片基底单层石墨烯、CVD石墨烯膜、高质量低成本石墨烯微片、石墨烯微片衍生物、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大尺寸单晶石墨烯薄膜、氟化石墨烯等产品。
——电子信息领域用石墨烯。加快推动高电导率大面积触摸屏、碳基红外探测系列芯片、石墨烯传感器、石墨烯射频器件、石墨烯高导热复合材料、石墨烯导热封装材料、石墨烯电磁屏蔽材料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新能源领域用石墨烯。锂离子电池领域,强化石墨烯锂离子正极导电剂优势,积极推进磷酸铁锂、三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产品能量密度、充电速度。超级电容器领域,推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分布式储能等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研发应用与产业化。燃料电池领域,通过石墨烯来提高非贵金属在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的活性和使用寿命,推进能源催化体系的应用和产业化。
——复合材料领域用石墨烯。充分发挥石墨烯对传统涂料、复合纤维、建筑材料、润滑剂、电磁屏蔽材料、电线电缆等材料的改性优势,重点研发石墨烯改性涂层、石墨烯防腐涂料、石墨烯润滑材料、石墨烯复合纤维、石墨烯复合功能膜、石墨烯复合型建材、石墨烯阻燃材料等产品。
——健康环保领域用石墨烯。利用石墨烯生物相容性好、抗菌、比表面积大、多孔结构、吸附性能好等特性,重点研发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石墨烯医用敷料、石墨烯人工皮肤、抗菌复合材料、石墨烯骨材料、石墨烯吸附材料、石墨烯复合薄膜过滤材料等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吸附、过滤、净化等功能的石墨烯环保产品和系统。
专栏7 石墨烯产业发展重点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加快研究分布式控温控压、气体均匀性控制等技术,开发大尺寸单晶石墨烯薄膜生长工艺与生产装备,实现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高效与宏量制备。开展对石墨烯层数、尺寸以及表面官能团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实现石墨烯微片高质量、低成本、规模化、绿色、可控制备,提高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的工艺稳定性、性能一致性。 产品应用示范推进:根据石墨烯技术成熟度、应用市场前景,筛选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展首批次应用示范,打造石墨烯产品示范应用推广链。组织电子信息、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接石墨烯技术创新成果,扶持企业运用石墨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推动碳基红外探测系列芯片、石墨烯柔性传感器、重防腐涂料、复合纤维、高性能涂层、高导热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技术创新成果的首批示范推广。 产业体系培育:大力推动“石墨烯+”,推进石墨烯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支持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石墨烯领军人才和研究团队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传统优势企业、上市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进入石墨烯领域。选择一批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的重点企业,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从事石墨烯规模化生产与应用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石墨烯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投资、合资、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我市创办企业。完善本地化全产业链配套,提高我市石墨烯产业链联动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我市产业聚集度。 公共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研发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创新成果的储备,重点将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打造为我市石墨烯创新研发高地,加强重庆市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重庆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建立以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主体、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以创新中心为主体,辐射全国行业创新资源的协同联动机制。围绕我市石墨烯产业发展特色和需求,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石墨烯产品检测认证平台,提供材料测试、质量认证等服务。依托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基金公司共同出资,构建石墨烯基金投融资平台。 |
3.未来材料。积极引育纳米材料领域企业,拓展纳米材料在光电子、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范围。加强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量子信息材料、高熵合金、液态金属和新型超导材料等领域研发布局。面向空天、深海、深地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推动现有企业加强极端环境所需特种材料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四、主要任务
(一)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筑牢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材料领域基础研究能力,结合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积极争取材料工业重点领域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中心在我市布局,积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交叉融合,争取突破一批对产业及产品形态、生产组织方式等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前沿技术和先导技术。加强新材料应用研究,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军工、生物等领域“卡脖子”的战略性新材料为重点,探索“揭榜挂帅”“赛马机制”等方式,支持材料生产、应用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协同攻关。
强化优质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推动企业落实研发场地、组建研发队伍、增购更新研发设备,加快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全球化的产业创新网络和海外研发平台机构。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积极争取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在渝设立区域性研发总部,推动本地企业剥离研发部门组建法人化独立研发公司,进一步壮大产业技术创新主体规模。
推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为契机,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合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模式,支持在轻量化材料、智能终端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粉体材料、气凝胶、石墨烯等领域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材料检测评价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平台,促进共性技术突破。推动创新平台加快制定本领域技术路线图,健全成果转化、专利许可转让等机制,提升共性技术转移扩散能力。加强共性技术数据资源整理加工,探索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共性技术资源库、行业数据资源库、通用模型库等共享数据库。加快完善计量校准、标准普及、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咨询、质量诊断与改进提升、品牌培育等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专栏8 材料工业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点任务
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铝合金:铝—铜、铝—钛等异种金属复合新技术,高性能大规格铝合金铸锭技术,铝合金细化变质技术及材料,大型薄壁复杂铝合金结构件精密成型技术,超大尺寸铝合金环件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轨道交通用超高强度复杂铝型材,高导电高导热铝箔。 镁合金:镁基能源、生物等功能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镁合金材料基因组技术,大型薄壁复杂镁合金结构件铸造技术,镁合金高效塑性成形技术,镁合金焊接及连接新技术,镁—铜、镁—铝等异种金属复合新技术,耐蚀镁合金及镁合金防腐新技术。 钢铁材料:基于大数据的钢铁全流程产品工艺质量管控技术,钢铁定制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钢铁制造流程余热减量化与深度化利用技术,绿色化、智能化钢铁流程关键要素协同优化和集成应用技术,钢材高效轧制技术及装备,高炉炼铁信息化与可视化技术,航空航天燃气涡轮发动机用铁镍基高温耐蚀合金的制备开发关键技术,炉外精炼关键技术和冶金效果在线监测技术,装甲车辆防护用冷成形超高强度钢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功能材料:高强高韧耐蚀镍基合金,耐热合金及高温紧固件,航空航天用膨胀合金及零部件,高性能特种轴承合金,高强高韧防爆钢板,特种合金微细超薄丝带材,宽幅高温合金带箔材,高温合金先进熔铸技术,高温合金高效再利用技术。 稀贵金属:稀贵金属及其弥散强化新材料,稀贵金属高效熔炼与提纯技术,贵金属厚膜浆料制备技术,超细超薄贵金属及键合材料,高端贵金属靶材,贵金属精密成型技术,难熔金属球形粉体材料,难熔金属表面处理新技术,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超高强度超高模量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5G及未来通信用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纤维含量热塑性复合材料板型材,航空航天用超细纤维及制品,油气阻隔用复合材料抗静电复合材料,连续纤维拉挤成型超高强板型材,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成型技术,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新技术新装备,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用复合材料及其零部件。 其他新材料:新型石墨烯研发与应用,精密铜管及其先进制造技术,3D打印新材料新技术,航空航天用钛合金及其零部件,先进光电玻璃、陶瓷及器件,先进气凝胶新产品新技术。 创新平台搭建 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轻量化材料、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特殊钢等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提升材料领域重点产业链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以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开发、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为主要任务,在气凝胶、石墨烯、轻量化材料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新材料应用示范平台:围绕新材料技术应用创新,建立和完善气凝胶、石墨烯、新能源材料、轻量化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关键领域上下游合作机制,高水平搭建新材料应用示范平台,加快材料研制、生产、验证及应用进程。 |
(二)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深入推进材料工业集群化发展。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抓手,重点建设先进有色合金、先进钢铁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千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气凝胶、石墨烯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材料产业生产基地。
加快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深入落实“链长制”,围绕轻合金、先进钢铁材料、装配式建筑等重点产业链,梳理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工作,推动材料工业形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发挥我市在轻合金、先进钢铁材料、绿色建材、高性能纤维、气凝胶等原材料领域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后端部件级、主机级企业来渝投资,延长产业链条。发挥现有计算机、手机、汽车、摩托车、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轨道车辆等主机企业资源集聚优势,吸引更多市外一级配套原材料企业来渝布局,提升全市材料产品供给能力。支持现有企业立足自身积累,积极向重点产业链中与现有主营业务关联度较高环节延伸布局,补齐产业链短板。加强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招商与产业链招商协同,依托生产制造类项目同步引进企业研发设计、营销结算中心等生产性服务类项目,不断提升我市材料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全力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推动重点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库存、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和供应链运输管理,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企业和单一来源环节企业因突发事件“断供”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系统分析,按风险等级建立预警机制,对风险等级较高的找好“备份”企业,对确不可替代的做好应急预案、提前增加相关原材料、零部件储备。探索实行龙头企业提需求及认可采购、上下游企业揭榜参与的协作模式。支持同行业企业以及主要工艺(工序)相似度较高的跨行业企业深化供应链信息共享。支持重点企业通过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和中新示范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渝鲁产业扶贫等合作渠道,加速有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全球配置。
专栏9 材料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重点任务
轻合金产业链:培育中铝高端制造、博赛集团等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强创新、拓市场、抓重组等方式快速做大做强。加快推动高端铝加工项目、钛合金精深加工项目、特铝新材料项目等产业链补短板项目建设,不断推进轻合金产业链上游提质、下游延伸。 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依托重钢股份、万达薄板、攀华板材等钢铁产业龙头企业,着力实施重钢股份千万吨钢产线产量提升项目、攀华智能热轧项目、神龙腾达智能化高端金属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动我市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中国宝武与我市战略合作“五个一”项目,吸引各类钢铁相关产业在重庆地区的投资建设,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去”,提高铁矿石、废钢铁等原材料保障水平。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培育在渝的三一筑工、三一绿建、远大住工、美好科技、海螺集团、金鸿纬科技和中国建材等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强创新、拓市场、抓重组等方式快速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实施潼南三一筑工绿色建材项目、南川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忠县三一绿色智能建筑产业项目、垫江国瑞智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引进海螺集团、中国建材合建万州新材料产业园—绿色建材基地项目,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完善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水平。 |
(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赋能材料工业全面提质增效。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材料工业融合应用。促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基建”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在材料工业全产业链集成应用,推动材料制造模式变革,培育需求驱动、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探索现代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等新业态。加快智能生产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设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在材料工业的普及应用,推动企业信息系统与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促进工业设计与材料工业深度融合。将工业设计作为培育发展材料工业新动能的重要桥梁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动工业设计与材料工业的深度融合,连接材料产品需求和供给、艺术和技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消费需求,为材料工业注入新的内涵和品质,带动材料工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整体提升,为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专栏10 材料工业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重点任务
普及智能制造生产装备及信息系统:无人行车系统、智能库管系统、自动配料机等原材料管理设备,打磨机器人、切割机器人、数控压力成型机等成型工艺装备。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DM(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制造执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设计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工业设计赋能:依托我市原材料基础,聚焦是气凝胶、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化需求,发挥工业设计赋能作用,在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应用领域,打造一批工业设计新材料应用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工业设计常用材料数据库。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壮大工业设计规模,即构建一个市区联动分布式发展的工业设计服务体系,提升区县工业设计创新活力,培育设计驱动型企业;建设一批工业设计园区和平台;创建一批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研究院;选育一批“重庆好设计”产品;引进和培养一批工业设计人才。 |
(四)产业绿色发展工程,支撑材料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积极鼓励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建材、气凝胶等材料领域重点企业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高质量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设计产品。推动企业对标行业先进水准,应用绿色低碳厂房建造(改造)技术,选用先进适用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高效末端治理及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及设备,提高企业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从源头优化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耗量、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高水平建设能效“领跑者”和绿色工厂。引导有条件的材料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全产业链思维促进自身产品实现低碳或零碳,积极应对碳排放税或碳边境调节税。加快在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实施“一厂一策”差异化管理。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以实现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为努力方向,壮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飞灰等)、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建材和家居装饰材料、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墙材、冶炼废渣高值组分提取和高效利用、副产石膏规模化制备水泥缓凝剂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典型业态规模。鼓励支持赤泥、电解金属锰渣、硅锰渣等规模化利用难题开展可行性研究。
强化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全面执行国家产业准入和化解严重过剩产能相关要求,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决防范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向我市转移。推动落后产能界定标准由主要依靠装备规模、工艺技术标准向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综合标准转变和处置方式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落实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等差别化能源资源价格等价格政策工具,加强能耗、环保、安全、质量领域常态化执法,持续推进能耗环保安全技术方面达不到标准、生产不合格产品或属于淘汰类的落后产能退出。
鼓励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现有企业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和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支持企业实施综合能效提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电机及工业窑炉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降低单位产出能耗。持续开展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行动,落实阶梯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确保重点企业单位产出能耗稳中有降。研究制定钢铁、有色、建材行业“碳达峰”路径,引导相关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控制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工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工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争实现尽快达峰。
专栏11 材料工业产业绿色发展工程重点任务
普及节能技术及装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高压变频调速等电机系统,富氧/全氧燃烧、蓄热式燃烧等工业窑炉,非晶合金变压器、有载调容调压等配电系统等。 集聚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钢渣/水渣等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东方希望水泥孰料窑线固体废物协同处置项目、建筑固体废弃物循环利制砂项目、热固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环保回收及循环再生利用高科技项目、再利用装配式建筑处理项目等。 |
(五)产业协同发展工程,构建材料工业区域协同新格局。
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材料工业协同发展。立足两地共同优势领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地方园区开展多层次合作共建,联合建设一批材料领域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探索形成成渝地区材料工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两地优质原材料供给上下游协作链条相互衔接。围绕电解铝等高耗能领域用能需求,探索建立能源供应定期会商制度,加强丰枯期电力、煤炭运行协调和天然气输送管网合作,共同争取国家增加川渝天然气供应指标量和新增天然气产量切块留地方自主支配,实现两地能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共同营造开放、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统一市场准入政策,推动两地材料工业产品及服务相互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协同推进一体化市场建设。
专栏12 材料工业产业协同发展工程重点任务
壮大先进材料产业:推动轻合金、建材、多晶硅、锂电、稀土等原料及产品两地互供,加强错峰生产协同,不断增加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质原材料供给。共同开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轻合金、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材料重点应用领域技术研发,大力发展稀土、光伏、特种电子材料、石墨烯、气凝胶等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协同推动优质钢材、有色金属、绿色建材结构调整。 共建材料领域合作示范基地:支持綦江与自贡围绕铜铝先进有色合金、焊接材料、装配式建筑、硬质合金等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产业协作,共同建设“綦江·自贡高端铝合金材料研发应用中心”“綦江·自贡齿轮专用硬质合金刀具磨具应用研究中心”“綦江·自贡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中心”,高标准创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鼓励万州、达州、开州,探索建立飞地经济模式,协同发展铝合金、铝板带、铝箔、建筑型材、工业型材等特色材料,高水平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支持江津与泸州打造合江·江津(珞璜)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以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为主导,开展原材料和产品配套加工、产品订单对接、技术交流合作、产品销售服务等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共同打造一批50亿级、100亿级以上的特色新材料优势产业集群。支持荣昌—隆昌产业协作,加快建设荣昌—隆昌产业协作示范园,立足两地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和产业基础,共建玻璃陶瓷百亿级产业集群。 协同推进电力资源整合:充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机遇,协同整合川渝地区电力资源,丰水期协调我市电解铝、短流程炼钢等用电大户帮助四川消纳富余水电,枯水期利用我市富余的火电支援四川工业用电。 |
促进“一区两群”材料工业协同发展。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部署,立足各区域、各地区现实条件和增长潜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产业链群相互融合的材料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材料工业高端化、服务化升级步伐。发挥中心城区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富集、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等优势,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重大契机,加大新材料制造企业、高端研发机构、高端孵化机构和生态主导型平台企业引育力度,推动现有材料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型制造等核心环节,引导区域内基础原材料、一般加工制造企业向主城新区和“两群”地区有序转移,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全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地。推动主城新区材料工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发挥主城新区地处成渝腹地、国土开发空间广阔的优势,依托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等平台,加大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税源型产业化项目引进力度,加快补齐现有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缺失环节,打造一批规模明显、链条完整、优势突出的材料工业集群,构建以“大项目+大基地+大集群”为主的产业形态,将主城新区建设成为全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基地。提升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两群”材料工业绿色化、特色化发展水平。发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环境、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依托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等平台,推动“两群”各区县聚焦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特色细分领域,以资源环境可承载为前提,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成都市、重庆主城都市区相关产业转移,打造一批“小而精”特色材料产业集群,支撑全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专栏13 全市材料工业布局重点
一、主城都市区 (一)中心城区 1.两江新区:突出高端产业功能,做大做强铝合金、钛合金为核心的轻合金产业链,巩固壮大高温合金为核心的功能材料,积极发展增材制造、半导体和新型显示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谋划第三代半导体、石墨烯二维材料和节能减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2.重庆高新区:突出创新孵化功能,培育壮大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新材料。 3.其他各区:突出先进制造功能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九龙坡区加快发展以铝合金为核心的轻合金产业链,巩固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着力打造九龙坡现代建造科技产业园;推动北碚区做大做强功能材料、高强度汽车钢、特种玻璃、石墨烯、纳米材料、环保材料、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等新材料,提升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江北区提升发展装配式建筑、先进钢铁材料等产业;推动巴南区做优做精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打造巴南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二)主城新区 1.渝西片区:突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功能,推动江津区巩固提升绿色建材、先进有色合金、钢材加工等优势材料产业,培育壮大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等新兴材料产业;推动荣昌区提升发展绿色建材,做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培育壮大高性能陶瓷材料;推动永川区做优绿色建材产业链,做强以铝合金为核心的轻合金产业链,培育壮大以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探索布局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推动合川区加快发展气凝胶产业,打造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中心检测、营销为一体的气凝胶产业聚集示范区;推动大足区以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合金为主攻方向,做强静脉产业,打造西部最大、产业链条最完善的静脉产业基地;推动璧山区加快发展新能源材料,提升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铜梁区做优电子玻璃及玻璃精深加工、铝合金、金属锂及锂合金、高性能复合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推动潼南区大力发展以装配式建筑材料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材料产业,培育壮大以防水保温材料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2.涪陵区(丰都县、忠县)+长寿区(梁平区、垫江县):突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新兴增长区域和全市高端原材料基地功能,深化产业链协同,推动长寿区、涪陵区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硅锰合金产业集群,布局铝、镁等先进有色合金产业链,加快建设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推动梁平区、丰都县、垫江县、忠县深化与涪陵区、长寿区在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合作,做强先进有色合金产业、提升发展绿色建材产业。 3.“綦万南”片区:突出重庆南部制造业崛起支撑功能,落实綦江—万盛一体化发展部署,推动綦江稳步发展再生铝,积极延展铝加工产业链条,推动万盛延展玻璃下游精深加工链条,协同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支持綦江建设新型建材智能制造产业园;推动南川做优做精轻合金、装配式建筑等产业;推动三地在铝镁合金、钢结构等产业领域联手打造产业集群。 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万开云”片区:突出三峡库区制造业核心增长极功能,推动万州区打造铜、铝、绿色建材等产业链;推动开州区建设万州经开区拓展区,进一步提升发展以陶瓷、新型墙体材料为核心的绿色建材产业和以骨料、高性能混凝土、PC构件、钢结构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云阳县建设全市广告材料重要集聚区。 三、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黔江区+秀山县:突出武陵山制造业核心支点功能,推动黔江区做大做强以京宏源实业铝合金及铝加工项目为核心的轻合金产业链,延展玻璃纤维下游产业链条,推广工业硅应用;推动秀山县加快淘汰电解金属锰落后产能,鼓励锰产业全部退出,支持构建骨料、高性能混凝土、PC构件、新型绿色建材产业链。 |
五、严格落实负面清单制度
为保障“十四五”期间全市材料工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材料工业严格落实禁止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投资项目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和《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产能置换要求的严重过剩产能行业的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依托重庆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机制,统筹落实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和重点领域应用推广等各项工作,加强政府相关部门间沟通协调,系统解决材料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材料工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链主”对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补齐产业链短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及时反映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服务政府决策。
(二)强化政策协同。
深入落实国家和重庆市推动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节能、环保、安全、财政、金融、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措施,强化政策间的衔接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聚焦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加强市级产业发展、研发创新、人才等专项资金(基金)统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产业创新、集群培育、企业做强、融合发展、公共平台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深化制度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摈弃对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市场准入“一刀切”思维和做法,除现行有效市场准入类负面清单外,产业布局及项目实行非禁即入。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支持优势新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的新材料进入政府采购和国有投资项目采购,营造支持材料工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四)抓好示范引领。
聚焦国民经济、国防安全重点领域,针对新材料供需衔接、产用合作等短板,搭建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重点突破关键领域新材料共性应用技术,组织制定产品标准与设计规范,促进新材料标准及下游应用设计规范衔接配套,推动形成新材料产业化应用示范。认真落实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突破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瓶颈,激活和释放下游行业对新材料产品的有效需求。优选若干家在创新驱动、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等领域具有代表性成果、发展质量高的材料企业,打造成为标杆企业,持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工作,引领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五)提升开放水平。
强化开放合作,努力建强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材料工业生态链,以产业链发展空白及向下游延伸补短板的主攻方向,谋划一批产业链重大招商项目,推动龙头企业、研发机构联合招商,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民营、外资资本,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地区材料工业转移,加大成渝地区产业链统筹协作力度。提升招商服务水平,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全流程“一对一”跟踪服务,打造守信专业高效务实的投资目的地形象。推动有条件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加强对企业“走出去”帮扶,促进企业全球配置资源。
(六)加强要素保障。
多措并举优先抓好煤、电、水、气、运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园区建设、项目用地和用工需求。促进金融服务重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软件、5G通信、工业互联网等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应用和中小企业倾斜,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问题,降低融资成本。鼓励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提高材料工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必需的矿产品原材料保障水平。落实创新领军人才等相关政策,大力引进材料工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产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完善面向材料工业的人才服务体系。
(七)狠抓安全环保
以安全发展理念统筹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材料工业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实施改造,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负面清单管理,以生态红线作为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项目布局充分考虑各类重要生态区域,优化产业布局。对工艺落后,能耗、电耗、水耗等不达标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通过错峰生产和超低排放改造等途径,降低污染物排放。继续推进去除无效供给,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推动传统行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据全市规划布局,提升行业集中度,引导材料工业进一步集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