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1-00425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1〕349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21-06-03
[ 发布日期 ]
2021-06-0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25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王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第0257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重庆市税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由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部分构成,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由计算机整机及配套、手机整机及配套、其他电子等主要板块组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主要产业链条。近年来,得益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资源不断集聚、聚才环境不断向好、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核芯链条不断健全,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非智能终端产业增加值占比从49.4%提高到52.9%。“十三五”末,全市已集聚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企业近700家,产值迈过6000亿级台阶,同比增长10.7%

(一)研发资源不断集聚。我市先后研究出台了《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重庆市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实施方案》《重庆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新型研发机构等政策,大力培育芯片研发、功率半导体、超高清视频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主体,推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二)聚才环境不断向好。我市严格落实《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健全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高规格举办2020重庆英才大会,“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日益浓厚。举办了三届中国猎头行业发展峰会,邀请了10余家国内外知名猎头机构代表参会;打造了专业的猎头基地,引进了多家知名猎头机构入驻。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9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助推我市电子信息企业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需求,“一企一策”做好政策宣传辅导工作,促进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宣贯到位、落实落细。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科技科研布局,通过培育建设研发平台、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和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等系列措施,支持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末,我市已成立电子信息领域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0余家。

(四)核芯链条不断健全。我市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为核心,引育涵盖“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及配套”的集成电路企业63家。曙光超级计算中心落户重庆;万国半导体、华润微电子建有12英寸、8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生产线;威科赛乐正式下线国内首颗3D感测VCSEL芯片;SK海力士在渝布局其全球最大封装测试基地;臻宝、奥特斯和欧中电子材料分别在刻蚀设备硅环、封装载板和电子特气等领域名列国内前茅。2020年,全市集成电路产值近300亿元,同比增长22.7%

二、针对提案建议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关于您就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我们围绕完善政策机制、优化供给体系、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向高端迈进。

(一)完善政策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创新。探索建立健全研发相关信息数据的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各级科技、经信部门立项的企业及其研发项目信息,充分利用各类数据促进优惠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继续贯彻落实好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的相关规定,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继续施行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大力实施《推进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三年倍增计划(2020-202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实施研发准备金补助政策,提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加快完善我市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中试熟化基地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的政策体系,提升电子信息领域技术交易额。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完善《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为电子信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重点保障光电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Micro-Led产业化进程。

(二)优化供给体系,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推动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20余所本地高校与电子科大、中科院等10余所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将集成电路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的实现路径,培育半导体中高端人才。重点依托两江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院,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依托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定期邀请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名师来渝参加会展论坛,并共同争取一批研发课题。尽早制定出台扶持猎头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具有国际化猎头品牌企业的招引力度,重点引进具有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库的猎头企业;继续办好中国猎头行业发展峰会,营造良好的猎头引才氛围,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通过实施产权激励,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潜力。

(三)创新发展模式,培育高端创新主体。围绕我市电子信息领域,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建立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对我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申报条件、扶持政策、考评管理等予以规范,定期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申报工作。对首次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可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享受相应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对创新中心所在区(县)积极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等。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自获得认定当年起,按照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根据其建设运行情况,连续3年给予每年不高于2000万元的研发补助支持;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获得认定的当年起,根据其建设运行情况,连续3年给予每年不高于500万元的研发补助支持。3年后,根据运行评估情况,择优予以重点研发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北碚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围绕先进传感器、新型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建设先进传感器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传感器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培育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企业引育、项目策划、人才聚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引育超100余家企业,实现产值150亿元。

此复函已经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5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