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 > 意见征集

公开征求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意见
时间: 2021-05-18


加快推动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我委参与起草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15211800前反馈市经济信息委电子信息处。联系电话/传真:023-63895636,电子邮箱:ouyangxiangjun@jjxxw.cq.gov.cn


附件: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514



附件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动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和《共同推动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战略机遇,遵循“统筹谋划、共同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原则,着力做大总量、做强链条、提质增效,推动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各自政策、产业、资源等优势,以做强产业、做大总量、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提升产业配套合作、推动技术协作攻关、共建特色产业集群、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为重点,加快构建川渝“一轴双核、两带三区”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产业本地配套率大幅提高,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带动力全面提升,打造世界级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重点任务

(一)共同打造富有活力的集成电路生态圈。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产业布局,谋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短板不断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相关专项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鼓励英特尔、成都华微、成都海光、海威华芯、振芯科技、华润微电子、万国半导体、联合微电子中心等企业持续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依托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建设川渝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精准两地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研发要素供给。根据集成电路企业和重点应用领域需要,支持联盟、协会承办研讨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等工作,打造集成电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全产业链,建设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高地和国家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

(二)共同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发挥川渝两地全国最大的AMOLED面板生产基地优势,加强新型显示产业链合作,打通产业、人才需求供给渠道,加快建设一批新型显示配套产业园区。围绕核心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协同引进和培育中高端企业,大力提升川渝新型显示产业本地配套率和配套水平。依托京东方、惠科、康佳、极米等企业,提升4K/8K超高清面板、激光显示等高端产品技术水平,加快实现涵盖面板、核心材料及零部件、基础装备、终端生产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

(三)共同加快智能终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凭借川渝两地在智能终端制造、配套、物流通道等方面优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按照“创新驱动、龙头带动、全链布局、集群发展”思路,突出整机与配套并重、生产与研发并举,实施“1+4”工程,全力构建“整机+关键元器件+研发创新”联动发展的多极多层产业发展格局,巩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基地地位,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做优做强PC和手机智能终端整机行业,鼓励长虹、达丰、英业达、VIVO、传音、富士康、戴尔、纬创、仁宝等企业实施智能与绿色制造、扩大研发投入、开发承接新品订单、优化本地配套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龙头牵引力,持续做大产业规模。支持京东方、惠科等企业扩大显示屏供应,鼓励新普、群光等企业提升锂电池区域配套能力,推动荣昌区电子电路产业园、遂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发展,巩固发展显示屏、锂电池、电路板、智能传感器关键配套产品,增强供应链韧性。(责任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四)共同推动软件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川渝两地软件信息产业链全方位合作,打造川渝上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推动两江软件园与天府软件园加强交流互动,积极争创国家级知名园区。加强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加快建设智能终端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依托天府软件园,加快推进建设国家数字出口服务基地。围绕架构—芯片—软件,依托四川省信息技术应用与保障中心、西南信创技术研发示范中心和中国电子(重庆)软件产业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协同,打造成渝信创协同产业基地。依托新川科技园、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以及川大智胜、四方伟业等重点企业,协同开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软件研发及创新,共同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差异化发展信息安全产业,依托中电科30所、电子科技大学等,推动川渝两地共同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打造全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地。充分发挥重庆作为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的优势,依托两江水土国际云计算园区,协同开展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服务业务。联合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共同引育软件人才,两地高校差异化设置优质软件学科,共同营造让软件人才放心来川、安心留渝、全心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责任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大数据中心;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大数据发展局)

(五)共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成渝地区重大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实施川渝5G网络覆盖建设项目,优先部署成渝双城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以及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的5G网络覆盖,不断丰富5G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互联网骨干直连点作用,提升数据中心互联能力,统筹布局大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依托云锦天府、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重庆两江水土国际云计算园区,协同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支持成渝地区重点行业企业联合共建共用一批二级节点(电子信息、装备、生物医药、白酒、家具、汽车、化工、消费品、新能源、食品)。支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成渝共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域和行业分中心、新型工业互联网交换中心,推动川内节点与重庆顶级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在川渝两地开展试点示范,打造一批重点行业和典型应用场景标杆样板工程。(责任单位: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大数据中心、省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通信管理局)

(六)共同加大川渝电子信息产融合作力度。共建覆盖两地、资源共享的金融保障体系,以四川省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产业投资基金、重庆市计划组建的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为主体,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将电子信息产业纳入发展基金全面统筹,引导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川渝两地共同争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银行支持川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四川金控;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渝富集团)

(七)共同构建多层次产业协同发展新体系。构建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产品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两地电子信息领域企业互采互供,实现川渝电子信息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两地5G、大数据、云计算、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增长点。强化质量管控,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标准,共同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自主品牌和产品。加强两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交流合作,共同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聚焦重点领域编制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链全景图,集中力量强链补链延链。鼓励川渝两地联盟协会围绕产业互补、行业互联、企业互通、协会互助等方面,加强产业互动合作,加快形成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省大数据中心;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发展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制定年度合作事项,共同制定推进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有关部门及相关地区认真做好本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工作按照职能职责分工,主动担当作为、密切协同合作,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国家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因地制宜制定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各市(州)在区域推进工作中的组织作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形成省市联动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

(三)强化人才智力保障。充分利用川渝地区的高校、院所、企业资源,对接产业人才需求,深化人力资源协同,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建立多层次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促进人才交流合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夯实电子信息产业的智力支撑

(四)加强产业对接交流。建立信息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两地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合作,鼓励各地区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化电子信息产业协同,提升产业特色化、集群化水平。加快数据开放、设施共享、系统互通,鼓励两地企业发挥竞争优势参与产业分工合作,支持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联合举办高端峰会论坛,积极组织企业相互参加两地举办的各类展会及投资促进活动,加快促进技术合作与应用推广。



附件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进一步推动川渝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坚实支撑作用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顺应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区域化发展趋势,以共建应用场景、强化产业协作为主线加快建设高效协同、有效融合的现代汽车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川渝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川渝两地汽车产业产量达到300万辆、产值达到6000亿元,均增长5%以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

——打造生态,成渝氢走廊、成渝电走廊、成渝智行走廊“三走廊”重大应用场景基本建成。

——完善供应链川渝汽车产业区域供应保障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协同创新链川渝汽车协同创新研发平台加快建设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突破行业川渝汽车企业与科技公司跨界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提升价值链川渝汽车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品牌影响力行业领先。

——融合服务链,川渝汽车市场的销售、服务、出行、物流、金融等初步实现一体化发展。

——壮大产业川渝汽车生产基地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二、重点任务

)共同打造示范应用场景,营造领先产业生态。以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三走廊”应用场景的打造为抓手,持续推进充电站、换电站、加氢站、道路交通与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川渝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多发展模式、多技术路线并行,力争形成全国领先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生态。一是打造成渝氢走廊发挥川渝地区氢源丰富的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制氢、加氢基础设施,有序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联合争创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支持重庆九龙坡区、两江新区、永川区、四川省成都市、内江市、凉山州等区市加快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以博世-庆铃、国鸿氢能、东方电气、成都亿华通等为龙头,整合资源开展先行先试,重点打造城际、港口物流等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场景,带动两省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加快发展。是打造成渝电走廊加快推动川渝省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电力补给服务网络,有效保障两地电动汽车跨省出行充电需求。发挥换电模式车电平台共享、土地电力资源集约的优势,以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市区、宜宾市、成渝两地高速公路等为重点,适度超前加快换电站布局,推动长安汽车、力帆科技等企业开展换电技术路线的探索和规模化应用,优先在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出行服务领域试点运营,逐步向私人领域推广。三是打造成渝智行走廊围绕成渝智慧高速主轴线,以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为基础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契机,持续建设和提升两地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具备车用通信网络功能的改造和升级,打造百度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与示范运营基地、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仙桃谷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四川基地、中国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等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和测试验证平台,开展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研究技术标准和认证规范,开拓运营机制,探索盈利模式,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牵头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城市管理局,有关区县;四川省经济信息厅、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市(州))

)共同加快完善供应链条,增强两地协作配套梳理完善川渝地区汽车供应链现状,形成招商清单、补缺清单、替代清单、培育清单,聚焦产业缺环和弱项,加大招商引力度,进一步补短板、锻长板,全力保障川渝区域汽车产业链安全,加快提升供应链本地化水平。一是新能源汽车。瞄准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加快引进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机电耦合装置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项目;依托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以及博世-庆铃、国鸿氢能、亿华通等重大项目,汇聚正负极材料、电芯、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纵向一体化的电池、电堆产业链;重点支持长安、金康、南充吉利、宜宾凯翼等继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共同加快多合一电驱系统研发和产业化,超前开展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品研发。二是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和初创企业为重点方向,加快引进雷达、摄像头、辅助驾驶系统等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配套项目;支持中科创达、北斗智联、弗吉亚等企业加快研发智能座舱、智能终端系统等先进汽车电子产品。三是传统汽车推动青山、领巢、平伟、内江金鸿、长江机械、富临精工等零部件企业加大市场拓展,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关键零部件档次,提升川渝本地配套企业规模和水平。(牵头单位:重庆市招商投资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有关区县;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省经济信息厅、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州))

)共同提升研发创新能力,联动加快技术突破推动川渝研发机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合作,加快提升研发机构水平和规模,切实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能力;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为重点方向,联合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是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利用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中国汽研、重庆车检院、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本地技术研发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生产制造企业共同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发二是提升研发机构实力。支持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大陆集团重庆研发中心、西门子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威马汽车成都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能力提升,加快弗迪电池研究院、长城汽车西南智造中心等重大研发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设立研发基地,鼓励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创办科技型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是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支持各类主体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的高效高密度高集成驱动电机系统、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动力电池系统、高效深度集成混动(增程)系统、高可靠性燃料电池系统、车身轻量化等关键技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通信、算法、决策、执行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应用,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智能座舱、汽车远程升级(OTA)、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等关键技术。(牵头单位:重庆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招商投资局,有关区县;四川省科技厅、省经济信息厅、省经济合作局,有关市(州))

)共同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水平积极顺应“软件定义”“芯片驱动”“数据赋能”等行业发展趋势,合力推动传统汽车企业加快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转型,加强与科技行业跨界合作,引进新兴造车力量,打造融合发展样板。一是加快跨界转型。支持长安汽车、小康集团、吉利、宜宾凯翼等整车企业积极提升迎接科技革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深化与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跨界协同,积极探索发展技术研发、资本等合作模式;激发内生创新动力,实施软件架构汽车研发战略,坚持体制机制变革,加快从重制造、重固投向重研发、重品牌、重营销转变,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向科技企业转型。二是加大引育力度支持本地企业与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和华为、小米等跨界造车科技公司开展多维合作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培育长安AB等以研发、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轻资产创新型汽车企业,优化川渝汽车企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丰富产业发展业态三是打造示范园区。支持重庆两江新区、渝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宜宾三江新区等有基础、有实力、有意愿的地区打造汽车电子和车辆控制软件一体化的重点基础产业园,固化专业工作专班,出台专项政策,营造对汽车软件人才和企业集聚创新创业发展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丰富和壮大川渝地区汽车电子和软件开发产业生态。(牵头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招商投资局,有关区县;四川省经济信息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合作局,有关市(州))

)共同助推产品品牌向上强化区域产业影响以新产品投放为抓手,加快品牌升级和提档升级发展,丰富特色优势产品。一是提升本地品牌档次。加快长安AB、金康赛力斯、长城坦克、吉利领克、宜宾奇瑞、威马汽车等中高端自主品牌发展,推动福特野马、吉利极星、成都沃尔沃、四川一汽丰田等合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车型投产上量,打造川渝汽车领军品牌。策划引进国内外中高端品牌,提高川渝地区汽车产品的整体品牌影响力和溢价能力。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进长安汽车、小康集团、成都吉利、成都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智能网联和附加值水平较高的新车型投放。三是巩固特色产品优势。鼓励瑞驰汽车、华晨鑫源、长安跨越、南充吉利、成都大运等发挥民企成本控制优势和现有产业配套优势,巩固和提升在城市物流车市场的领先优势推动上汽红岩、庆铃集团、金冠、现代商用车、成都大运、南骏汽车等商用车整车和专用车企业聚焦专业细分市场,加快特色产品研发和投放(牵头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招商投资局,有关区县;四川省经济信息厅、省经济合作局,有关市(州))

(八)共同促进产销服务配套,加快一体融合发展。推动两地“汽车+出行”“汽车+金融“汽车+服务”等企业与市场的加速融合发展,实现汽车服务链整合。一是提升本地企业市占率。支持长安汽车、小康集团、成都一汽大众、成都吉利等汽车生产企业发挥地产优势扩大销售规模,鼓励长安出行、重庆商社汽贸、重庆快服、四川华星、成都三和等出行、经销、二手车、改装、展会、赛事等汽车服务链企业联动进行拓展活动,加快提升在川渝两地市场的占有率。二是推动服务资源整合。支持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等院校与长安汽车、成都吉利等企业建立川渝汽车产业职教联盟,促进汽车产业智力和人力的交叉培养、相互输送;鼓励重庆民生、四川安吉等物流企业加快川渝地区集货、运输一体化整合,降低两地汽车物流成本;支持T3出行、平安保险、神州租车等出行、金融、租赁等服务企业发展川渝总部,统筹川渝经营,实现一体发展。(牵头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交通局;四川经济信息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交通运输厅

)共同壮大整体产业规模,扩大集群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川渝两地汽车产能优势和市场空间,继续加快整车产销规模壮大,带动零部件集群发展,打造特色专业基地,进一步提升川渝汽车产业在全国汽车制造基地中的行业影响力。一是强化整车企业引领。支持长安汽车、小康集团、成都一汽大众、成都吉利等整车企业加强产品的市场适应性研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产销规模。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带动。加快极星新能源、上汽红岩智慧工厂、一汽丰田亚洲龙、南充吉利商用车二期等重大整车新项目建设,按时投产,加快上量。三是支持特色基地发展。支持成都、万州、涪陵、江津、永川、大足、璧山、铜梁、宜宾、南充、遂宁、资阳、内江、绵阳等基础较好的地区,打造特色整车、专用车和零部件基地,吸引企业集聚发展成链成群。四是促进整零协同发展。提升整车企业智能制造水平,鼓励部分企业向专业整车代工企业转型,以整车为龙头,围绕整车加快零部件项目布局,引导零部件行业重组发展,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加快补链强链,不断提升川渝地区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牵头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有关区县;四川省经济信息厅,有关市(州))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相关协同工作小组、工作专班等对两地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统筹指导,进一步完善合作协调机制。按照本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细化落实举措,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互访,强化两地政府之间、政企之间的协配合,协同推动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十一)搭建合作平台。积极跟踪关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密切联系本地产业实际,主动谋划推进,切实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协同,不断优化完善两地汽车产业线上供需对接平台功能,共同利用好智博会、西洽会、西博会、工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联合开展高峰论坛、对接大会、专业赛事、营销推广等活动,为两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搭建沟通对接平台。

十二推动政策共享。进一步梳理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采取“面上推进”和“点上突破”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推进政策互通共享,逐步实现“一事两地”“一策两地”“一规两地”的新模式,注重协同、加快接轨,凝聚目标、形成合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努力促进两地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

十三)强化智力支持。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深入实施重庆市及四川省专项人才政策。针对重大研发创新项目,“一企一策”制定专项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十四)引导各方参与。支持和鼓励川渝汽车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协会等各类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交流频次,加强紧密合作,着力引导和提升汽车企业参与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动力与能力。

十五)注重氛围营造。积极支持有关企业和新闻媒体加强对两地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宣传工作。瞄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综合运用各类宣传手段,在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重大项目和特色产品、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合作经验和典型案例等方面加大联合宣传推广力度,持续营造两地汽车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